班组目标管理及工作目标 据调查显示,100%的人都认为定目标是有好处的,但是只有 20%的人清楚自己具体的目标,能清楚地描述出他想要做的是什么事情。这 20%的人中只有 3%的人把目标写下来了,变成书面的东西。这个调查结果表明,这 3%的人无论是从收入还是成就上,都要比那 97%的人高。 一、为什么要进行目标管理第一,通过制定目标,可以让人明确方向,避开因走弯路而浪费时间。第二,目标就像一个筛子,它可以筛选出哪些是要做的事情,过滤掉无关的事情,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目的明确会使工作更加井然有序.第三,通过不断的目标实现,能给予人成就感,进而唤起员工巨大的潜能,追求更高的目标.所以目标管理是以目标激励员工,而不是以控制为目的控制员工。应当注意,目标和目标管理是不同的。“目标"是一种期望或设计达到的结果;“目标管理"是通过设定不同方面和层级目标的方法,引导执行者追求,能给予执行者成就感,激发执行者潜能,快速有效实现最终目标的管理方法,它是一个实现目标的过程。 二、目标管理遵循的原则 首先,目标管理必须明确、具体。专家们把这个叫做 SMART 原则,即目标的“具体性"(Specific)“可度量性”(Measurable)“可实现性”(Attainable)“现实性”(Realistic)和“时限性”(Time)。应该说越到基层,各种任务越具体,在现场管理中,一定要注意对这一原则的运用。可以这样讲,没有SMART 也就失去目标管理的内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目标管理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各种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要求各种指标具有完全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我们有时会在工作现场看到悬挂着这样一些大幅标语:“安全重于泰山!"“一定把质量搞上去!”但是你一问员工:安全的具体标准有哪些?回答是:就是别出事呗!那质量的标准呢?就是少出次品呗!这不行,标准一定要具体,或者说,我们的目标能量化的就必须量化,即使是难以量化的,也要把结果描述出来。 其次,目标的设定应该既具有先进性、挑战性,同时又要具有可行性.没有先进性和挑战性就失去了激励作用,等于没有目标;但是又不能把目标定得没边,无法实现,还要考虑到可行不可行。我们把这个原则叫做“让小孩跳起来够桃”,太高或太低都不合适,应该让大家经过努力一跃能够实现。因此我们既要强调队伍能打硬仗,但又不能蛮干,强迫部下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因为这样会使部下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注意:严格意义上的目标管理,其目标不是上级强加的,而是由员工与所属领导共同制定的,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