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成教院期终考试《生化分离技术》试卷 A 试卷 教学站 年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1 分)。1、生化分离是从生物材料、微生物的发酵液或动植物细胞的培育液中分离并纯化有关生化产品的过程,一般采纳如下工艺流程:发酵液 →( ) →细胞分离 →(细胞破裂 →细胞碎片分离) →( ) →( )→成品加工。2、提取的产物在细胞内,选用 细胞破裂法;在细胞膜附近则可用 细胞破裂法;提取的产物与细胞壁或膜相结合时,可选用机械法和化学法相结合的细胞破裂法。3、发酵液的预处理目的主要包括改变 和 。4、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 和 。5、反萃取是将目标产物从 转入 的过程。6、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溶剂可分为非极性和极性溶剂两种,常用的极性溶剂有 和 、非极性有 。7、按膜的孔径的大小分类,可将膜分为 、 、 和 等。8、冻干操作过程包括: 、 和 .二、推断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1、盐析是指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中性盐后,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以达到分离、提纯生物大分子的目的。 ( )2、常用的盐析剂有葡聚糖、琼脂糖、聚丙烯酰胺、明胶等。 ( )3、萃取是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 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萃取,将绝大部分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4、双水相萃取的体系的两相是不含有水分的. ( )5、膜分离操作中,所有溶质均被透过液传送到膜表面上,不能完全透过膜的溶质受到膜的截留作用,在膜表面附近浓度升高,这种现象叫做浓差极化。 ( )6、凝胶色谱是利用不同生物分子的电离能力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 )7、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不同分子的大小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 )8、亲和色谱是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亲和力的不同而达到物质分离目的的。 ( )9、要增加目的物的溶解度,往往要在目的物的等电点附近进行提取. ( )10、蛋白质类的生物大分子在盐析过程中,最好在高温下进行,因为温度高会增加其溶解度。( )11、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改变 pH 可以改变其电荷性质,pH 大于 pI,蛋白质带正电荷。12、丙酮沉析作用小于丙酮。 ( )13、真空冷冻干燥的操作条件是高温低压,所以适合于干燥热敏性物质. ( )14、生产氨基酸类药物主要的生产方法有蛋白质水解法、微生物发酵法、酶工程法和化学合成法. ( )15、DNA、RNA 是核苷酸类物质,胱氨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