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的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并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加速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恢复。河道生态系统是流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在水利方面对河流的讨论和开发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从生态角度研’究河道生态修复课题是近年才开始的。日本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起步较早,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河流系统的不利影响,为修复河道生态系统做了大量的讨论工作.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八项措施:即恢复缓冲带;重建植被;修复马蹄形湿地;降低边坡;重塑弯曲河谷;修复浅滩和深塘;修复水边湿地;修复河塘等。1.目前,我国已有少数地区进行河道生态修复方面的讨论探究,归纳起来为两类:一是单纯利用植物护岸技术,二是植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护岸技术。但都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全方位的多层次生态修复讨论,更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讨论。赣榆县境内有河流 15 条,其中沭河、朱吉河、沙汪河、龙王河污染较严重。特别是沙汪河、龙王河水质已达到无法灌溉农田的程度,河道内几乎寸草不生,各种生物绝迹。近年来,我省正在全面开展河道清淤整治工作,利用这个有利契机,开展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讨论,探究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应实行哪些工程、生物等技术措施,才能保护河堤岸坡结构稳定,改善水体质量,增加河道生物种群,提高河道本身的自净功能,建立一个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协同进展,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的良性循环系统。笔者以青口河为载体分析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2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原则2。1 自然原则使河道完全恢复受人类干扰前的原始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河道的生态修复趋向于运用自然材料,如使用木桩、抛石、沉石进行护坡护岸,河堤采纳乔、灌、草立体防护。在河道内营造适宜的生物栖息环境,增设过鱼通道,调整河道结构,宜宽则宽,宜弯则弯,恢复浅滩与沙洲等,模拟自然状态,制造良好自然环境与景观,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2。2 生态原则因地制宜进展稳定塘、人工湿地及生物栅、生物浮岛等处理技术,重视河岸植被建设,构建河流生态走廊,治理与控制河堤水土流失,在水域内,种植各种喜水、耐水植物,进展水生动物,提高水域生物净化功能.既可降低费用,叹可实现对污水处理工程难以处理或处理费用较高的污染物的有效控制,既具有景观效应,又可改善局域气候,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2。3 整体景观原则生态修复要从三维空间考虑,统筹进行上下游、左右岸,由河底至堤岸多层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