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疾控中心类实验室

疾控中心类实验室_第1页
1/5
疾控中心类实验室_第2页
2/5
疾控中心类实验室_第3页
3/5
一、总体布局一、总体布局疾控中心实验室的建设要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物安全标准。疾控中心实验室的空气具有干净度的要求,干净等级按病原性微生物实验和污染程度确定,其地理位置应选择远离人烟稠密、交通繁忙和空气、水源、噪声严重污染地区。疾控中心实验室要根据功能用途划区布置,将实验室与各区严格分开,人流、物流路径分明,有污染排放的区域要设在实验室的下风向,吸风口设在上风向,实验室周围不宜种植飞扬花粉、绒毛和落叶的植物。疾控中心实验室不同于其他医疗工程。其区别在于,不仅要求防止环境因素对实验室的污染和实验之间的交叉污染,同时还要防止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生物危害和潜在生物危害不致向周围环境释放造成污染.二、设计概念1。设计理念(1)确认实验室内的物理控制对产品、环境和操作人员的保护作用;(2)确定干净区、非干净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以及连带辅助区的功能和用途;(3)确定需要封闭或不需要封闭的操作区域;(4)确定一次屏障、二次屏障的净化控制方法;(5)试验和化验要合理的分开;(6)暖通空调、真空、压缩空气、供水系统、消毒灭菌要符合 GMP 要求;(7)确定不同区域的气流流向和流速;(8)确定原材料、设备、产品和生物废料的流向;(9)满足“三废"排放标准;(10)确定人员,特别是关键实验操作人员的流向和控制;(11)确定防止潜在危害物质释放的措施;(12)突发性“故障”的紧急关闭和自救方案;(13)防火、保卫设施;(14)备用:电源、通讯、控制设施。2。生物危害因素生物危害的根源是病原微生物,其危害程度的大小取决于病原性微生物的种属、形态、抗原、变异等特性以及人体的免疫防备功能.病原性微生物形成生物危害的致病作用,取决于病原性微生物的毒力、侵袭力、数量和侵入部位.3.生物危害的污染途径病原性微生物对实验工作者的感染,一般都是意外的吸入、吞咽以及创伤、接种或注射等途径造成的。吞咽和皮肤接触这两种侵入方式均可在操作时当场察觉,能从操作步骤上注意防范。吸入途径的感染,由于其数量较小,散发于实验室的环境气氛中,除非浓度过高,形成可见的类似霉菌孢子的云雾或成品飞扬的粉尘以外,一般往往难以察觉。这些数量较小的病原性微生物随着气溶胶进行传播,据统计实验过程 80%的感染都起因于气溶胶的危害造成。气溶胶是以胶体状态悬浮在大气中的液态或固体微粒,其直径在 0。01μm~200μm 之间,一般约为 1-5μm,是最适宜引起感染作用的尺寸,肉眼不能发现。气溶胶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疾控中心类实验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