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书一、设计检算说明1、计算原则(1)在满足结构受力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2)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3)实行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4)尽量采纳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2、贝雷架无相关数据,根据计算得出,无资料可附。3、对部分结构的不均布,不对称性采纳较大的均布荷载。4、本计算未扣除墩柱承担的盖梁砼重量.以做安全储备。5、抱箍加工完成实施前,必须先进行压力试验,变形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二、侧模支撑计算1、荷载计算(按最大盖梁) 砼浇筑时的侧压力:Pm=Kγh 式中:K——-外加剂影响系数,取 1.2; γ--—砼容重,取 26kN/m3; h—-—有效压头高度。 砼浇筑速度 v 按 0.3m/h,入模温度按 20℃考虑. 则:v/T=0.3/20=0。015〈0.035 h=0。22+24。9v/T=0.22+24。9×0。015=0。6mPm= Kγh=1。2×26×0.6=19kPa砼振捣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按 4kPa 考虑。则:Pm=19+4=23kPa盖梁长度每延米上产生的侧压力按最不利情况考虑(即砼浇筑至盖梁顶时): P=Pm×(H—h)+Pm×h/2=23×2+23×0。6/2=53。9kN2、拉杆拉力验算拉杆(φ20 圆钢)间距 1.2m,1。2m 范围砼浇筑时的侧压力由上、下两根拉杆承受。则有:σ=(T1+T2)/A=1。2P/2πr2=1。2×53.9/(2π×0.012)=102993kPa=103MPa<[σ]=160MPa(可)3、竖带抗弯与挠度计算设竖带两端的拉杆为竖带支点,竖带为简支梁,梁长 l0=2.2m,砼侧压力按均布荷载 q0考虑。 竖 带 [ 14b 的 弹 性 模 量 E=2 。 1×105MPa; 惯 性 矩 Ix=609.4cm4; 抗 弯 模 量Wx=87.1cm3q0=23×1。2=27。6kN/m最大弯矩:Mmax= q0l02/8=27.6×2.72/8=25kN·mσ= Mmax/2Wx=25/(2×87.1×10-6)=143513≈144MPa〈[σw]=160MPa(可)挠 度 :fmax= 5q0l04/384×2×EIx=5×27.6×2.74/(384×2×2.1×108×609.4×10—8)=0。0075m≈[f]=l0/400=2。0/400=0.005m4、关于竖带挠度的说明在进行盖梁模板设计时已考虑砼浇时侧向压力的影响,侧模支撑对盖梁砼施工起稳定与加强作用。为了确保在浇筑砼时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同时考虑一定的安全储备,在竖带外设钢管斜撑。钢管斜撑两端支撑在模板中上部与横梁上。因此,竖带的计算挠度虽略大于允许值,但实际上由于上述原因和措施,竖带的实际挠度能满足要求。三、横梁计算采纳间距 0。4m 工 16 型钢作横梁,横梁长 4.6m。在墩柱部位横梁设计为特制钢支架,该支架由工 16 型钢制作,每个墩柱 1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