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20040 前言 在物料粉磨系统中,节能增产一直是人们努力的目标,而不断地提高粗细粉的分离效率和简化工艺流程,避免出现过粉磨而造成能源浪费,是提高选粉效率的有效途径。自 1885 年英国人 Mumford 和 Moody 发明选粉机以来,至今已经历经了几次重大的变革,虽然最初的离心式选粉机经过多次的改进而仍在大量使用,但还是无法消除其存在的三个根本性缺点:A. 循环气流中粉尘多,使选粉区内物料的实际浓度大,降低了系统的沉降率;B. 选粉区内存在较大的风速梯度,使分离粒经不均,粗颗粒会被高速风带出;C. 存在边壁效应问题,使细小颗粒随粗颗粒在此区域碰撞而同时降落。60 年代原西德的 WEDAG 公司开发了旋风式选粉机,采用外部循环风机供风来取代离心式选粉机的内部供风,用小旋风筒取代离心式选粉机的大直径外筒来收集细粉提高了收尘效率,从而使得循环气流中含尘浓度大为降低,基本克服了离心式选粉机的第一项缺点,但无法消除第二、三项缺点,故其分离效率仍偏低。直至 1979 年日本的小野田公司开发了 O-SEPA 选粉机,才消除了离心式选粉机存在的第二、三项缺点,成为了较理想的高效分选设备。O-SEPA 选粉机既保留了旋风式选粉机外部供风循环气流高效净化,又利用了平面螺旋气流选粉的原理,以笼式转子取代小风叶,使气流在横截面上与切向成一定角度稳定均匀地穿越整个选粉区,这样就消除了离心式选粉机存在的第二、三项缺点,但由于 O-SEPA 选粉机的细粉收集须通过气箱脉冲袋收尘,以至系统价格较高。本课题所设计的新型组合式选粉机是由笼式高效选粉机和粗粉分离器以及旋风收尘器组成,集选粉、烘干、含尘废气处理及收集于一体,使得工艺流程大为简化。将逐步取代至今仍大量使用的离心式、旋风式选粉机。本课题设计思路为:首先确定总体结构的组成、框架及各部分的功能与工作目标并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初步计算各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然后设计机体分级部分的结构及主要零件结构,检查其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并保证与其它部分的接口合理,最后根据设计结果,确定设计参数。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三种选粉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何真正的达到提高选粉效率的目的。1 方案论证1新型组合式选粉机总体及分级部分设计1.1 选粉机的分类选粉机是随干法圈流粉磨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建筑技术的发展对水泥品种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 50 年来新建的水泥厂,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