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及时空演变分析――以湖北省生态经济带为例 摘要近年来,贫困和区域差异扩大等问题已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宏观问题。提升区域发展能力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区域发展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阶段性、动态性、可塑性和空间性的一般特征。在发展过程中,特定区域在不同的层次上会有不同的发展能力,表现出自身的独特性,这成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标准。在区域发展的早期阶段,个别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需要中央政府的倾斜政策和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服务和供给,一旦外力消失,发展状况就会回到原点,即使有短期经济复苏的迹象,也很难实现持续的发展。在中央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援助下,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援助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因为外国援助很难通过自身发展的内部原因发挥作用。区域体系内部发展条件的变化,更多的是基于内部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等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参与产业分工,逐步优化经济结构。如果外部没能使地区具备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能力,再生产过程也就很难实现,发展就不具备持续性。中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技术创新能力水平较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始终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战略理念,促进区域战略转型,对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地改变了现有结构。本研究运用党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以现代化为主线,立执政规律、社会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对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总结。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具有优越的资源与区域优势,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矛盾,尤其是城市发展不均衡,布局不合理,应抓住国家将汉江生态经济带放置战略性地位的时机,发挥武汉、襄阳等城市的示范作用,将该地区建设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带,加强城市经济联系,以中心城市带动其他区域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关键词】区域发展能力;湖北生态经济带;自主发展;政府援助An analysis of the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and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countyTaking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belt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of poverty and the expansion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have become an 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