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_第1页
1/5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_第2页
2/5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_第3页
3/5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一、 引言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延期交付货款,或是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提前收取货款而从对方获得的信用。它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 是一种“自然性融资”,具有隐匿、分散及非规范化的特点。由于信贷市场不完善、投资低效率、信贷陷阱等现象的出现,金融机构与企业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必然导致信贷配给的发生(Stiglitz and Weiss,1981)。而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变(比如货币紧缩、金融危机等),则会加剧信息的不对称,进而导致更严重的信贷配给。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作为银行借款之外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对企业维持正常的投资水平和运转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据统计,在全球平均水平上,商业信用占到企业资产的15%左右(石晓军、张顺明,2010)。2000年美国企业之间提供的商业信用将近1.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国一年内新发行的债券与股票价值的2.5倍,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1.5倍(Cheek.N.G.,Smith J.K.,Smith R.L.,2009)。在英国,近年来企业间相互提供的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两倍,应收账款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站了很大的比重,大约达到总资产的30—35%(Nicholas Wilson,Barbara Summers,2002)。而在金融体系尚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的中国,企业使用的商业信用平均占到总资产的13%(Ge and Qiu,2007)。其中,我国上市企业应付账款的平均比重由2008年的9.70%上升为2006年的17.41%。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Allan H.Meltzer对商业信用与货币政策关系之间的的系统性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关学者开始探讨商业信用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以此引发了人们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质疑。由此,本文将从企业应付账款层面上研究企业商业信用问题,了解商业信用的扩大对银行信贷造成的影响,并就商业信用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二、 文献综述在世界经济史上,商业信用的出现先于银行信用,比较发达的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的基础。但是,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商业信用的系统性研究始于Allan H.Meltzer(1960),他指出:“当货币紧缩时,拥有较多现金余额的企业会延长其为客户所提供信用的偿付期限,而这种扩展的商业信用尤其受到那些遭受信贷配给企业的欢迎。”也就是说,当从银行获得的借款因货币紧缩而减少或需要支付更多利息时,企业就会转而求助于其供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效应影响研究 会计财务管理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