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 会计学专业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   会计学专业_第1页
1/6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   会计学专业_第2页
2/6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   会计学专业_第3页
3/6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摘 要:中国加入 WTO 后,金融管制逐步放开,随着股票、证券、保险、基金等直接融资模式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面临重大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金融脱媒,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巨大冲击。本文第一部分对金融脱媒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析金融脱媒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论述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的策略,并提出了四个具体的应对对策。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脱媒,策略1 金融脱媒概述1.1 金融脱媒的概念金融脱媒也称资金的体外循环,是指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壮大,资金绕开传统的银行的体系,通过一些新的手段和机构绕开商业银行,从而直接输送到资金需求单位。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金融的去中介化现象逐步扩大。从贷款市场看,资金的需求方在绕开高成本的银行去获得自己,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和商业票据就可以获得资金,而无需再向银行借款。从借款市场看,资金绕开低利率的银行系统,直接流向高利率的基金、股票等领域。1.2 金融脱媒起源和现状金融脱媒最早出现在美国,大约在上个世纪 60 年代,很多企业转向依靠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融资,此后很多企业纷纷效仿,金融去中介化愈演愈烈,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商业票据的发行取代了部分银行对公司的短期信贷,与此同时,居民也倾向于比储蓄收益更大的股票和基金,商业银行的原有业务受到巨大冲击,利差收入大大减少,传统的银行业务已不足以让银行维持现状,很多银行转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变革求生存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比例,相关资料显示,到 2006 年底,银行货币存款达到 36.6 万亿,股票市场的市值为 3.4 万亿,银行贷款比例仍然高居79.2%。故而,随着直接融资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中国金融也的现在是脱媒趋势已经形成,但是还未完全“脱媒”,传统商业银行的势力仍然很大。2 金融脱媒的原因分析 金融脱媒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具体而言,金融脱媒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制度创新和变迁。随着中国间接融资的不断壮大,金融市场的风险也随之增高。同时,由于信托基金、股票、债券、保险等金融市场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因此,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制度安排,进行金融业的顶层设计,重构金融市场的格局。其次,外资金融机构的冲击。中国加入 WTO 以后,金融领域逐步对外资开放,国外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业银行应对金融脱媒策略研究 会计学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