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作为构建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具体目标之一。同时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应视当地社会、经济进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并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 10%-12%。"这些都足见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务,为了帮助学校切实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我校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整体质量,进展学校特色,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进展,提升老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特制定福州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评估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教基[2024]6 号),提高学校课程建设及实施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进展,现就福州市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思想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进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地进展;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老师自身专业的成长。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要因地制宜,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开发的课程要体现科学进展观,注重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融合及渗透,农村学校应紧密联系现代农业的进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与城市化进程等实际。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一)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纳模块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规定相同.学校要保证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保证相应的课时,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获得所需学分。(二) 校本课程可以由学校独立开发或校际联校开发,也可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学校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要避开和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简单重复、加深、拓展。(三) 校本课程的实施要积极探究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