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培训:没那么玄 关键字:管理 中国经理人提升管理技能的需求催生了成千上万家专门提供管理培训的公司。从培训需求的分析到培训目标的确立,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到培训资源的调动,再到培训效果的客观评估,管理培训企业应当如何实现自身的竞争价值并更好地为中国企业服务?笔者曾在大型行业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现任培训机构负责人,分别从客户角度和培训机构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如何帮企业有效利用管理培训? 当管理培训成为一种风尚,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入了为培训而培训的误区。几乎所有的培训公司都曾遇到过客户类似的疑问:为什么员工的改变不明显?培训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认为,单纯跟风模仿地选择培训,是无法达到良好效果的。 理清客户最终目的培训不是万灵丹,而是为企业传递某种信息的工具。笔者常常接到人力资源经理打电话来要求公司提供一些管理课程。这时我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最主要用意是什么:是提升销售业绩、改善工作流程、还是要改变职业态度等等,再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企业有时并不清楚这些课程的差别,所以我要帮助他们理清培训的目的。 全面了解企业背景要做好一个培训,首先对客户的企业文化、营销模式、盈利模式,以至于整个公司的运作系统、创始人的个性特征都应有相当的了解.另外,了解培训对象也很重要.假如对他们的文化程度和喜好没有起码的讨论,那培训只能是浮于表面。 有些在国外流行的概念、理论并不一定适应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实际调研结果,与客户共同磋商培训方案。企业文化、运营模式以及内部人员之间的协作沟通方式,都是培训能否收到回报的要素。 标准化兼顾个性化现在的管理培训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供企业选择的标准化课程;二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标准化课程是在于提升学员在管理领域存在着超越具体的特定知识和技能的通用性知识和技能,存在着一切管理者都应当共同具备的能力和才能;这就是通用管理能力。个性化课程就是在标准化基础上,针对客户需求加以调整开发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课程。 培训企业好象一名医生,标准化课程比方为现成的药方。医生为每一个病人所开药方都不同,即使是相同的药,剂量也会因人而异。标准化课程好处在于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对学员个人今后的职业生涯进展有利,受学员的欢迎。个性化课程解决具体企业的具体问题,对企业进展,更受企业的最终决策者们欢迎. 重视在岗培训一些企业的员工在参加培训课程时,常反映有醍醐灌顶之感,思路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