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学号 姓名 --------------------------------------------------------------------------------------------------------------------------------------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024—2024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管理心理学》试卷(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讨论内容的是( )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病理心理2. 谈话法和问卷法应属于(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 A、物理因素、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主体因素 C、保健因素、激励因素 D、内在因素、外在因素4。 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5. 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讨论的激励理论是(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目标理论。6。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理论是( ) A、需要层次论 B、成就需要理论 C、期望理论 D、双因素理论7. 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叫( ) A、群体法律规范 B、工作制度 C、群体纪律 D、群体压力8. 对人际冲突双方来说是共赢的处理冲突的方法是( ) A、体谅 B、躲避 C、合作 D、折衷9. 一般说来,传递重要的、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时,宜选用的沟通方式是( ) A、口头沟通 B、书面沟通 C、语言沟通 D、非语言沟通10。下述公式中表述正确的是( ) A、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 B、领导有效性=f(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 C、领导有效性=f(领导作风、成熟度、环境) D、领导有效性=f(领导效率、被领导者成熟度)11。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 A 行为方式 B 生活方式 C 学习方式 D 交往方式12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不包括( ) A、环境 B、人的行为 C、组织规模 D、领导权利13.“小悦悦”事件体现了心理学中的( ) A、利他行为 B、侵犯行为 C、责任分散 D、破窗理论14. 态度的构成主要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 ) A、意志成分 B、理解成分 C、印象成分 D、行为成分15. 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相比,更容易出现所谓( ) A、平均化现象 B、争论现象 C、平衡现象 D、妥协现象16。《伊索寓言》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狐狸吃不到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