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学派1、边际学派概览(12。1)12.1。1 边际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的一百年时间里,和生产力巨大进展相伴随的是一系列新社会问题:– 财宝和分配的不平等– 频繁的经济危机– 19 世纪 50、60 年代劳资冲突日益严重•古典经济学自由主义思想对论证社会和谐无能为力;而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有沦为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的倾向。•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 主张进行革命,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主张倒退回小生产的经济浪漫主义思想;– 主张通过限制财产权利、进行收入再分配等措施对社会不平等进行修正的改良主义。•边际主义者反对以上任何一种解决方案。•他们的方法:新起炉灶,彻底推翻以劳动价值论、客观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继续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制度辩护。•因此,和古典经济学相比,在指导思想上是继承的;在理论和方法上是革命的.基本立场:•私有财产和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在于:能够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因而(财产私有制+自由竞争)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均衡的最佳制度。12。1.2 边际学派的主要观点1. 采纳边际分析方法,关注经济中的边际量。边际分析方法强调决策时最后一个经济变量成本收益对比的重要性。(李嘉图的地租理论中提出的边际原理)2. 理性人假设和最大化原则.经济主体进行经济决策时是理性的,追求个人欢乐、享受、利益的最大化,避开痛苦。3. 以微观经济为重点,分析单个消费者、厂商的经济行为。4. 采纳抽象演绎法,反对历史方法。5. 强调完全竞争。边际主义者往往把他们的分析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基础上.根据这个假设,经济主体是价格的接受者,根据市场价格做出决策。6. 强调需求在商品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和古典经济学家强调供给(成本)形成鲜亮对比。7. 强调商品的主观效用.8. 均衡原则.边际主义者认为,经济力量一般会趋于均衡,一旦偏离,相反的作用力就会发生作用,向新的均衡趋近.9. 将土地和资本合并,在分配理论中着重讨论工资和利息的决定。将地租、利润和利息都看成财产性收入。10.主张小政府,自由放任。12。1.3 边际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利•边际主义者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各种社会主义,甚至也反对资产阶级的政府干预经济。因此对于当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资产阶级和有产者是有利的,不利于无产者,也和主张国家干预的官僚对立。•当然,边际主义者力主配置资源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