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2 综合型实训基地评审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内涵与要求权重(%)建设基础40 分产业需求实训基地支撑的专业群(组)所服务的产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优先支持服务区域重点、支柱产业或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实训基地。10专业基础实训基地覆盖的专业数多(一个或多个专业群),优先支持有省级品牌、特色专业或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的重点建设专业群(组).20校企合作基础实训基地覆盖的专业均与优秀企业长期合作,企业参加专业建设和人才培育,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向学校捐赠仪器设备,选派兼职老师,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技术服务成效显著。10建设思路10 分目标定位服务专业群(组),对接产业链,有科学、合理、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人才培育及服务定位准确。4指导思想以企业需求为方向、以实训“平台建设”为保障,建设思路明确、科学、合理,具有实际指导作用.3建设路径建设方式、方法可行有效,有严谨、科学、合理、准确的可行性论证.3建设内容30 分体制机制创新有明确的政、行、企、校多方合作建设投入机制、管理机制、使用机制;有校企互聘、互借、互用相关产学研人员及资源共享等制度。5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为专业群(组)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创设 “校中厂”或“厂中校”的良好环境,为实施项目化教学提供平台,为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和职业素养养成提供系统训练,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必备的训练。5设备与资源建设根据产业链或专业群(组)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育、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要求,集成创新实验实训资源,实现实训资源的综合性、先进性、生产性、系列化和信息化;硬件与软件并重,加强数字化优质实训资源的共建共享。5服务能力具备教学、生产、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功能,资源面对社会开放、共享。技术服务等年到帐资金 50 万元及以上、对外培训每年 1000 人以上。5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共同培育实训基地老师队伍,实现专职与兼职、学校与企业老师的有机组合,有实践老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且科学、合理、法律规范、执行有效.5实训基地管理创新实训基地的管理与服务,建设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完善且执行良好。5保障措施与预期效益20 分保障措施实训基地建设责任明确,落实到人;财政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科学合理法律规范,配套经费投入到位;监督、检查、考核机制健全,执行有力;奖惩措施落实到位.10预期效益有效支持专业群(组)人才培育模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