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生存状态研究——以 H 县 X 镇为例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在我国,农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存环境粗粝,生活资源匮乏,并且农村学校的学生生源较差,农村教师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教学问题,更包括物质生存、身心健康、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倦怠、专业发展等多方面的问题。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就业,使农村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加上延边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出国打工或者近几年开始国外移民的人曰越来越多。随之而来农村学生大量减少,导致了很多农村学校合并,甚至停止办学。农村地区很多农村学校面临了“教师多、学生少”的特殊情况。所以,缩小城乡教学差距,实现教学资源的均衡发展,应当从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出发,应当从关注农村教师的物质生活、职业发展和和自身的职业认同和职业体验出发。(一)研究目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意在切实把握农村学校中教师的生存状态,切实把握物质生存、身心健康、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倦怠、专业发展等多方面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全面的找出影响农村教师生存现状的因素,找到改善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的可行对策。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意在探索农村教师真实的生活境况,了解农村教师生存状态对农村教育的影响,提高教师、学校乃至社会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问题的重视程度,探索农村教育质量提升之路。(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主要是对 H 县 X 镇 XX 学校进行访谈调查,分析该县教师的专任教师的生存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并针对农村教师生存与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这可以为后续的武陵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文献参考,丰富了有关农村教师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该地区农村教师生存及发展的实证研究,为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系统注入了理论支撑力,有助于解决地方高校在师范生培养以及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中的差异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进一步探索我国高校师范生培养以及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农村扶贫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此外,在,本文对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研究较为详尽,主要包括物质生存、身心健康、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倦怠、专业发展等方面。本文的研究,既充实了当前农村教育体系对教师生存状态的理论研究,也为探索农村教师教学中发展的出路、优化农村教学质量、改善农村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提供了文献研究基础。2.实践意义(1)对教师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