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案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危害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当前,在切实提高电子网络与信息管理水平、降低被攻击可能性的同时,应即刻制定一个规范网络与信息活动和制止网络犯罪的法律。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及其动向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及在银行、保险、航空、证券、商务、政务等领域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犯罪去滋生蔓延趋势。表现出的犯罪形式也多种多样。最早在网络上出现的传统犯罪是盗窃。随后,诈骗、恐吓、敲诈勒索、非法传销、赌博等各类传统犯罪纷纷涌入网络。网络犯罪涉案金额从数万元发展到数百万元,其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难以估量。目前的网络犯罪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传统领域犯罪逐步向互联网渗透。二是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对信息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最为常见的形式及动向为: 1.利用计算机网络制作、复制、传播色情、淫秽物品的案件十分突出。这类案件几乎占所有计算机案件的一半。更为紧迫的是,目前接触使用计算机的多为青少年一代,而负责教育、监管他们的长辈却往往对计算机网络一窍不通。因而计算机网络成了家长、教师控制的真空地带。 2.利用计算机网络侵犯公私财物的案件呈多发趋势。比如,网上诈骗、网上敲诈勒索、伪造账户、操纵股市、利用网络非法传销等等。犯罪分子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伪造政府文件、护照、证件、货币、信用卡、股票、商标等等。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信息交流的互操作性。每一个用户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这使得犯罪分子可以在计算机终端毫无风险地按几个键就可以篡改各种档案(包括犯罪史、教育和医疗记录等)的信息,改变信贷记录和银行存款余额,改变房租水电费和电话费等。 3.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案件增幅较大。主要指计算机病毒大面积的传播感染和黑客的非法频频入侵。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它能自我复制并破坏其他软件的指令,从而扰乱、改变或销毁用户存贮在计算机中的信息,造成种种无法挽回的损失。目前世界上名目繁多的计算机病毒有增无减,严重威胁各科研部门、企业公司、证券交易所以至政府部门、军事指挥系统的正常工作。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增多。因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轻易地拷贝信息,包括软件、图片和书籍等,而且信息又很容易极快地传送到世界各地,这使知识产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