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概读书报告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同志在选集的一篇文章第一段话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毛泽东同志泽东选集》中的第一篇文章,1925 年,年仅 32 岁的毛泽东同志针对中国革命存在的两种倾向写下了这篇不朽的惊世之作,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一、 文章内容概述毛泽东同志首先分析的是地主阶级与买办阶级。指出它们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附属帝国主义的,代表着中国最落后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是极端的反动派,政治代表是国家主义派与国民党右派。事实证明毛泽东同志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后来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同样证实了自己。其次是分析中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他们推翻了中国根深蒂固盘根交错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阶级,他们是中国革命的先驱者。但是他们确实具有着局限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他们对帝国主义是即反对又依赖,对封建主义是即反抗有妥协他们即革命又反动。所以毛泽东同志指出他们对于革命是具有矛盾的态度,并预见他们是一个动摇的阶级,在革命高涨时将要分化。并在文末指出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用让他们扰乱我们的阵线。再次小资产阶级。按照经济地位毛泽东同志又把这这个阶级分成三个部分。有点余钱的是一个部分,他们渴望成为中产阶级,所以对中产阶级的宣传颇为相信,对革命持怀疑态度。这部分占小资产阶级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第二部分是只能在经济上自给的,比上一阶级经济地位下降了一层。他们取中立态度不反对革命,但有不敢贸然参加,他们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最后是生活质量较以前下降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认为他们在革命运动中是颇为要紧的。毛泽东同志认为总体上看这个阶级也是不坚定的。再次是半无产阶级,包含: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五种。通过细致的分析,毛泽东按照“愈穷愈革命”的阶级革命性规律我们自己去分析。得出自耕农革命性<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的公式。毛泽东同志认为店员,小手工业者,小贩与贫农不相上下需要一个改变现状的革命,对革命的宣传极易接受。我们经过深入分析可以具体的得出自耕农革命性<绝大部分半自耕农<贫农=店员=小手工业者=小贩的结论。并且在得出这个阶级的革命性是普遍比前三个阶级要高的。这个论点驳斥了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