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 年考古学通论期末试卷一、名词解释(20 分)1、文化层 2、贝币 3、丁村人 4、裴李岗文化 5、敦煌莫高窟二、简答题(三题选二题,30 分)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及各期基本特征。2、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的货币类型.3、简述安阳殷墟布局及主要考古发现三、论述题(二题选一题,50 分)1、概述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的特点.2、试论宋元明时期都城规划和进展变化。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文化层:文化层就是包含有文化遗物、文化遗迹和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因为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所以大部分文化层中都含有有机质,土层一般呈灰色,或者由于先民用火的关系,土层呈褐色.由于积存时间和积存地点的条件不同,在同一地点便自上而下形成了质地不同、土色不同、包含物不同的若干层次,这些层次越往下越古老。2、贝币:贝币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形态,我国最早的贝币出现于夏商时期,原为天然贝壳,后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进展,商代晚期又出现了青铜铸造的铜贝。春秋战国时期,铜贝继续被用于商品交换中,并由于使用地的不同,有无纹铜贝和有文铜贝两种贝币。3、丁村人:1954 年发现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其所处的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 5-10 万年,即早期智人阶段。丁村人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有较高的时石器期制作水平.4、裴李岗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20 世纪 50 年代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一带,故名。主要分布于河南省北部,主要遗址有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临汝县中山寨等。裴李岗文化的石器以磨制石器为主,且比较精细。主要器形有铲、镰、斧等.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器表大多是素面。根据测定的数据,裴李岗文化开始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 5300 年前后,结束的年代为公元前 4600年前后。5、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 20 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 1600 余米。据记载,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 年),其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都曾在此开窟造像,历时达千年之久。现存洞窟492 个,壁画 45000 平方米,彩塑 2400 余身,飞天 4000 余身,是一处由建筑、雕塑、绘画组成的艺术殿堂。二、简答题1、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及各期基本特征答:(1)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 12000—前 7000 年,早期发现不多,南方有玉蟾岩、仙人洞、甑皮岩等遗址,北方则有东胡林遗址等。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石器仍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