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旧教材的自然灾害都是零散分布在其他章节,比如地质灾害的倒塌、滑坡和泥石流放在地形地势的正文,而气象灾害干旱、台风和寒潮则在我国的气候的活动题目出现,都是处于附属地位.此次新教材改革,自然灾害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章节出现,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教材编写紧扣课标的要求,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在认知程度上把握“了解”,不涉及较深的原因分析.第二,在认知内容上立足“中国",以中国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讲述自然灾害的一般知识。第三,在认知方法上从“身边”入手,以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相结合。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教材根据认知逻辑,依次安排了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方面内容。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4、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5、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育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2、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意识。五、教学难点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分布。六、教学过程课堂导入:PPT 情景 1(主要气象灾害图片)、情景 2(主要的地质灾害图片)。学生边看图边根据图片内容及生活实际说说图片所表现的哪种现象.教学过程:以上图片所表现的内容我们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也就是自然灾害.那根据大家生活所见以及刚刚所看的图片,请大家总结一下,什么叫自然灾害。我们来将“自然灾害"这个词进行解析,自然是指什么?(自然环境),灾害呢?说到灾害,我们一般想到的都是有害的,对人类造成灾难的,也就是说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我们叫做灾害,把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自然环境给人类造成灾害,那一般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并不会造成灾害,只有当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时,才可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