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方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方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1/11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方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2/11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方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3/11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方式摘 要:《呼啸山庄》这部小说在 19 世纪被冷落、20 世纪受重视的原因与小说表现的非理性主义有关。小说一男一女、一外一内的叙事策略有利于充分表现小说的主题,而小说家使用的特异叙事方式也对表现主题起到了特殊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对叙事方式的开拓性艺术创新。其一,它大胆借鉴书信体小说的叙述模式,在欧洲传统框架式叙事结构的基础上,开创了多个叙述者叙述相同故事域的叙事结构;其次,在欧洲小说叙述视角的演变历程中,首创了欧洲小说旁观式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关键词: 《呼啸山庄》 叙事方式 叙事结构 叙述视角 创新中国先前对《呼啸山庄》叙事策略的研究,历来只注重考察其突出的叙事特点,而没有研究其叙事方式在整个文学史的创新和突破,如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方平等人编辑的《希望在人间》一书,是我国较早运用一定的叙事学理论方法研究《呼啸山庄》的专著。其中对文本的框架式叙事结构、多层次的叙述角度变换和多视角的复调叙述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但没有进一步运用系统的叙事学理论深掘文本的叙事方式,也没有将文本置于整个西方叙事文学系统中考查,仅指出了文本叙事的某方面特征,因而缺少严谨的理论支撑和高屋建瓴的全面性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个人印象式批评之嫌。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许多评者开始熟稔地运用西方当代叙事学理论剖析文本,他们的评论大多除有了看似更为严谨科学的叙述学术语外,实质上,对于文本的研究观点仍沿袭于前者的见解,而鲜有突破性的观点。评论界这种将《呼啸山庄》孤立起来研究的方式,割裂了文本与整个叙事文学系统之间的联系,难以看到文本在整个叙事文学史中的创新和突破,从而流于疏漏或以偏概全的片面认识。其实,西方叙事文学自荷马史诗发展到 18 世纪的成熟阶段,每一次叙事方式的变革,都是在以前文本影响下的结果,因而将对《呼啸山庄》的考察和研究置于整个叙事文学系统中,在文学史这个参照系的观照下,梳理《呼啸山庄》对传统叙事文学的承袭和自身的变革,才可对之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大体而言,《呼啸山庄》继承了古希腊以来的叙事文学讲求情节完整,按因果逻辑做线性发展的叙事传统,在叙事结构上融合东方民间文学和巴洛克文学错综复杂的套匣式结构在此基础上,借鉴 18 世纪新型文体形式———书信体小说中的多重叙述视角特点,突破了框架结构小说传统形式;同时,对西方叙事文学叙述视角的传统模式进行改造,在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方式 汉语言文学专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