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第一章一.凯恩斯革命的含义否定了以英国剑桥学派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自动维持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和谐均衡状况的理论主张和信条,提出了一整套新颖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主张通过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的办法来消除大规模失业,摆脱经济萧条。 背景:1。20 世纪 20—30 年代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大萧条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失灵 2.1917 年俄国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经过了最初几年艰苦奋斗之后,该国的秩序和经济建设迅好转,影响扩大。 3.要求以财政手段干预经济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二.新古典经济学基本原理 1。萨耶定律集中体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2.市场具有自动调节经济的功能 3。利息率是货币市场的调节手段 4.工资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有效机制 5。货币对于实际经济活动完全不起作用 6.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不要加以干预 费雪交易方程式: (利率越低,货币流通速度越小)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是中性的三.一个小结 现代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个稳定函数 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与利率有关的变量 新古典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个常数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 1四.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理论上:反对萨耶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法上:复活了宏观总量分析方法,抛弃了新古典派的二分法 政策上:主张国家通过经济政策,主要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更偏重财政) 财政:支出:政府投资非竞争性领域 收入:税收、发行证券第二章 一.新古典综合派 1。产生于:20 世纪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 2。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汉森、劳伦斯克莱因 3.特征:既在宏观方面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也在微观方面接受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 4.结合:把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主张的“收入效应”和传统微观经济学的“替代效应”结合 把凯恩斯强调的短期分析和古典学派强调的长期分析结合 把凯恩斯的政府干预机制和传统市场的自行调节机制结合 把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和传统经济学的“货币政策"结合二.混合经济 1.含义:是国家干预的,以私人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2.特点:以市场经济为主,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干预经济生活三.菲利普斯曲线 1。含义: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曲线 2。政府干预经济:通货膨胀率高,社会繁荣,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