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重要知识点总结1。滑动窗口 ① 发送端→发送窗口→对发送端进行流量控制→设定窗口大小,控制发送帧的数量 接收端→接收窗口→只有受到的数据帧落入接收窗口内才允许接收,否则一律丢弃② 滑动窗口是用来对链路的发送端进行流量控制.③ 发送窗口大小 WT 代表在还没有收到对方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发送端最多可发送多少个数据帧.④ 在连续 ARQ 协议中,接收窗口的大小 WR = 1 时:1> 只有当收到的帧的序号与接收窗口一致时才能接收该帧.否则,就丢弃它。2> 每收到一个序号正确的帧,接收窗口就向前滑动一个帧的位置。同时发送对该帧的确认. ⑤ 滑动窗口的重要特性: 1〉只有在接收窗口向前滑动时(与此同时也发送了确认),发送窗口才有可能向前滑动。 2〉收发两端的窗口根据以上规律不断地向前滑动,因此这种协议又称为滑动窗口协议。3> 当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等于 1 时,就是停止等待协议。 ⑥ 发送窗口的最大值:当用 n 个比特进行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的大小为 1,则只有在发送窗口的大小 WT≤2n-1 时,连续 ARQ 协议才能正确运行。发送端: 接收端:2.停止等待协议 ① 完全理想化的数据传输→具有最简单流量控制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用的停止等待协议 ② 停止等待协议:发送端一次只发一个数据帧,接收端一次也只接收一个(接收后发送确认帧) ③ 超时计时器作用:1〉结点 A 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帧时,就启动一个超时计时器。2〉若到了超时计时器所设置的重传时间 tout而仍收不到结点 B 的任何确认帧,则结点 A 就重传前面所发送的这一数据帧。3〉一般可将重传时间选为略大于“从发完数据帧到收到确认帧所需的平均时间” ④ 解决重复帧问题: 1>使每一个数据帧带上不同的发送序号。每发送一个新的数据帧就把它的发送序号加 1。 2〉若结点 B 收到发送序号相同的数据帧,就表明出现了重复帧。这时应丢弃重复帧,因为已经收到过同样的数据帧并且也交给了主机 B 3〉但此时结点 B 还必须向 A 发送确认帧 ACK,因为 B 已经知道 A 还没有收到上一次发过去的确认帧 ACK ⑤ 帧的编号问题:使用一个比特的 0 和 1 两种不同的序号来对每次发送的帧进行编号 ⑥ 帧的发送序号:数据帧中的发送序号 N(S) 以 0 和 1 交替的方式出现在数据帧中;每发一个新的数据帧,发送序号就和上次发送的不一样。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使收方能够区分开新的数据帧和重传的数据帧了. 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