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物理层2.1 基本概念物理层的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接口的一些特性四个特性: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的数目和排列、固定的所 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接口电缆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条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2。2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数据通信系统的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数据—-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数据的电气或电磁表现模拟的——表示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数字的—-表示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码元——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表示的基本波形单工通信(单向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不允许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消息,不允许同时发送或接收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接收消息基带信号——来自源的信号调制——基带信号含有信道不能传输的低频重量或直流重量,必须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基带调制(编码)——仅仅变换波形,变换后仍是基带信号带通调制-—使用载波调制,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到较高频段,并转换为模拟信号带通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通过信道)基本带通调制方法--调幅(AM)、调频(FM)、调相(PM)码间串扰——在接收端收到的信号波形失去了码元之间的清楚界限的现象奈式准则——在任何信道中,码元的传输速率是有上限的,传输速率超过此上限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使接收端对码元的判决成为不可能数 据 的 传 输 速 率 ( 比 特 率 )—— 每 秒 传 输 的 比 特 数 即 二 进 制 数 字 (0 或 1 ) , 单 位bit/s、b/s、bps码元传输率(波特率)——每秒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单位 B传信率(比特率)与传码率(波特率)的关系--(N 为码元的进制数)比特率=n*波特率(n 为每个码元的比特,二进制时带 1 比特,三进制时带 2 比特,八进制带3bit)信噪比——信号的平均功率和噪声的平均功率之比,记为 S/N,单位分贝(dB) 信噪比(dB)=10log10(S/N)(dB) 如当 S/N 为 10 时信噪比 10,S/N 为 1000 为30香农公式-—信道极限信息传输率 C = W log2(1+S/N) b/sW 信道带宽(单位 Hz)、S 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 为高斯噪声功率奈氏准则公式—-C=2WRb=2WRBlog2N即每赫带宽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