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备管理1、设备管理的概念 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从选择评价、使用、维护修理、更新改造直至报废处理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的总称,企业的设备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有两种运动的形态;一是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设备的选购、进厂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等,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的技术管理,一是价值运动的形态,包括设备的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支出等。对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设备的经济管理。工业企业的设备管理,应包括两种形态的全面管理. 设备管理的进展过程设备管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进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管理科学和技术的进展逐步进展起来的。在设备管理的进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专职的设备检修人员产生,即事后修理时期.在初期,由于设备结构简单,维修不需要专门技术,维修由操作人员来完成,并且实行的是坏了再修的事后修理。 第二个时期是实行预防性的定期维修时期。随着工业生产的进展,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设备的维修与管理中,逐步推行与完善了预防性的定期维修制度。 第三个时期是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时期。设备的综合经营管理,是对设备实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在设备维修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继承了设备工程以及设备综合工程学的成果,吸取了现代管理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尤其是经营理论、决策理论,综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主要是故障物理学、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等),而逐步进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设备管理体系。2、设备管理的内容 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设备的选择和评价.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和生产上需要,正确的选择设备。同时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以选择最佳方案. 2.设备的使用。针对设备的特点,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安排生产任务,可以减轻设备的亏损、延长使用寿命,防止设备和入身事故;减少和避开设备闲置,提高设备利用率等. 3.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它是设备管理方面的中心环节,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要合理地制订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计划及采纳先进的检修技术并组织实施;组织维修所用备品和配件的供应储存等。 4.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产品品种、质量和进展新产品、改造老产品的需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对现有设备进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