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 模式下费用管理与工程项目论文 1BT 模式概念及工程项目特点 1.1BT 投融资模式的概念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一种由 BOT 模式演变而来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是政府为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于公益性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纳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建设项目的 BT 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由 BT 方负责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设计施工、设备及材料采购,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待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合格后,政府再以事先合同约定的价款回购该工程项目的一种建设投资融资模式。 1.2BT 模式下工程项目特点 BT 模式一般适用于非经营性的建设项目,比如公共基础设施。这类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的特点;牵涉的环节复杂、范围广,包括项目立项、准备、可行性讨论、招标、谈判、签署合同、建设、移交等阶段,同时涉及政府许可、手续审批及政府担保等环节;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银行(金融机构)、监理单位、独立的第三方项目管理单位以及造价咨询单位等,关系复杂,协调难度较大。 2BT 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BT 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及费用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LCCM)是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移交、运营维护期、翻新或报废回收期等阶段实施费用管理,使得总费用最小的管理方法、。BT 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审批立项、项目可行性讨论阶段、BT 方招投标、投融资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回购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等。 2.2BT 项目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前期策划借鉴经验少 BT 模式作为新型建设投融资模式,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领域应用的时间较短,类似工程较少,借鉴经验不充足,前期策划大多根据普通模式下类似工程项目的策划方法,对 BT 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进行策划,缺乏可靠的依据。 2.2.2 缺乏详细的设计和评估,初步概预算模糊 由于缺乏实体性工程作为参照依据,项目的初步设计和初步概预算较为模糊,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多,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市场风险等,造成工程项目投资融资风险较大,增加了建设项目的投融资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用。 2.2.3 项目利益相关者众多,协调费用巨大 BT 模式下的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涉及的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