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DA 器件电路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简要介绍 IrDA 红外数据传输的特征;详细说明各种常见 IrDA 类型器件的构成;重点阐述常用红外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及其注意事项。 关键词:红外数据传输红外检测 IrDA 编/解码调制/解调 引言 红外数据传输,成本低廉、连接方便、简单易用、结构紧凑,在小型移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很多著名半导体厂商,如 Agilent、Vishay、Sharp、Zilog、Omron 等,相继推出了许多遵循同一法律规范的不同类型的器件。本文就 IrDA 红外数据传输、各种 IrDA 器件的构成及其不同类型的红外通信电路设计进行综合阐述。 1 红外数据传输及其法律规范简介 红外数据传输,使用传播介质——红外线。红外线是波长在750nm~1mm 之间的电磁波,是人眼看不到的光线。红外数据传输一般采纳红外波段内的近红外线,波长在 0.75μm~25μm 之间。红外数据协会成立后,为保证不同厂商的红外产品能获得最佳的通信效果,限定所用红外波长在 850nm~900nm。 IrDA 是国际红外数据协会的英文缩写,IrDA 相继制定了很多红外通信协议,有侧重于传输速率方面的,有侧重于低功耗方面的,也有二者兼顾的。IrDA1.0 协议基于异步收发器 UART,最高通信速率在 115.2kbps,简称 SIR(SerialInfrared,串行红外协议),采纳 3/16ENDEC 编 / 解 码 机 制 。 IrDA1.1 协 议 提 高 通 信 速 率 到4Mbps , 简 称 FIR(FastInfrared , 快 速 红 外 协 议 ) , 采 纳4PPM(PulsePositionModulation,脉冲相位调制)编译码机制,同时在低速时保留 1.0 协议规定。之后,IrDA 又推出了最高通信速率在 16Mbps 的协议,简称 VFIR(VeryFastInfrared,特速红外协议)。 IrDA 标准包括三个基本的法律规范和协议:红外物理层连接法律规范 IrPHY(InfraredPhysicalLayerLinkSpecification),红外连接访问协议 IrLAP(InfraredLinkAccessProtocol)和红外连接管理协议 IrLMP(InfraredLinkManagementProtocol)。IrPHY 法律规范制定了红外通信硬件设计上的目标和要求;IrLAP 和 IrLMP 为两个软件层,负责对连接进行设置、管理和维护。在 IrLAP 和 IrLMP 基础上,针对一些特定的红外通信应用领域,IrDA 还陆续发布了一些更高级别的红外协议,如 TinyTP、IrOBEX、IrCOMM、IrLAN、IrTran-P 等等。[1~3] 红 外 传 输 距 离 在 几 cm 到 几 十 m , 发 射 角 度 通 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