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K 视域下老师教学技能进展探讨 摘要: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的简称,是老师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最重要的知识。随着教育对老师 PCK 的要求不断提高,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老师的进展是决定国家教育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通过进展老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不仅能促进老师的不断成长进展,而且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老师教学技能的进展是促进老师专业化进展的重要方面,也使得基于 PCK 理论下的老师教学进展讨论成为可能。 关键词:PCK;学科知识;教学技能 一、PCK 简介 学科教学知识简称 PCK,由舒尔曼最早率先提出这一概念。1986 年舒尔曼在美国教育讨论协会会刊《教育讨论者》发表的一份讨论报告中首次提出 PCK。他指出,“老师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与老师提供给学生的教学之间的关系讨论,可能是现有教育讨论中所缺的”。即老师根据自己对学科的知识理解,老师能够运用可视化工具或者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1]舒尔曼提出的 PCK 这一概念,实质上是指老师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英语学科知识的特定理解,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通过自己特定的表征方式传授给学生。PCK是针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提出来的。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科学知识储备丰富,但是却不会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缺乏一定的 PCK 知识,不知道如何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即老师要拥有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表征出来的能力。这时候老师就像是一个大的知识储存器,但是却缺乏运用表征的形式形成对学生的输入性知识。所以有越来越多的讨论者展开了针对 PCK 的讨论。并且老师在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可输入性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做到多样化,因为学生的能力和背景知识不同,老师更要将内化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易于不同背景知识下的学生理解的方式。[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实行不同的方式将学科内容和知识以图示、解释演示等方式展现和表征给学生,亦可以通过类比、比较,联系学生最近进展区等方式将学生现有知识与潜在知识联系起来,搭建知识学习之间的桥梁和支架。在老师知识中,PCK 处在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背景知识的中心位置。目前 PCK 网站将 PCK 定义为老师从事有效教学的知识,包括:内容的知识,课程的知识和教学的知识。内容、课程与教学知识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形成老师的 PCK 知识体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