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践中如何应用 SPCSPC 即指统计过程控制。它能科学地区分出生产过程中的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与时警告,以便人们实行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SPC 强调全过程的预防,就是应用统计技术对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与保证质量的目的。 SPC 的特点是:1)SPC 是全系统的、全过程的、要求全员参加,人人有责。这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精神完全一致。2)SPC 强调用科学的方法(主要是数理统计技术,尤其是控制图理论)来保证全过程的预防。3)SPC 不仅用于生产过程,而且可用于服务过程和一切管理过程。SPC 的上述特点与 2000 版 ISO9000 要求的三个强调:1)强调“把一切看成过程”;2)强调“预防”;3)强调“统计技术的应用是不可剪裁的”是一致的。因此,企业各级领导与质量专业人士应该明确:SPC 是推行 ISO9000 的基础。一、SPC 在企业应用中的一般步骤 1.技术培训 主要培训 SPC 的重要性、正态分布等数理统计基本知识、质量管理七种工具(其中特别要对控制图深化学习)、两种质量诊断理论、如何制订过程控制网图、如何制订过程控制标准等。 2.确定关键变量(即关键质量因素) a. 对全厂的各道工序都要进行分析,找出对产品影响最大的变量,即关键变量; b.列出过程控制网图,即按工艺流程顺序将每道工序的关键变量在图上标出。 3. 提出或改进规格标准 a.对步骤 2 得到的每一个关键变量进行具体分析; b. 对每个关键变量建立过程控制标准,并填写过程控制标准表。 4.编制控制标准手册并予以落实 将有关过程控制标准的文件编制成明确易懂、便于操作的手册,让各道工序使用。 5.对过程进行统计监控 主要应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使用中若发现控制标准有问题,则需要对控制标准手册进行修订。 6.对过程异常进行诊断并实行措施解决问题 a. 可运用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如七种工具,进行分析; b.可应用诊断理论,如两种质量诊断理论,进行分析和诊断; c.在诊断后的纠正过程中可能引出新的关键质量因素,应与时反馈到步骤 2、3、4。二、休哈特控制图的种类、用途与应用控制图需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国标 GB4091,常规休哈特控制图包括计量控制图四种:均值—极差控制图(Xbar—R)、均值—标准差控制图(Xbar—Rs)、中位数—极差控制图(Xmed—R)、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x—Rs);计数控制图四种: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不合格品数控制图(Pn)、缺陷数控制图(C)、单位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