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指南 4 -------------------------------------------------------------------------------- 四、长期债券投资举例 例 10:Y 企业 1995 年 1 月 3 日购入 B 企业 1995 年 1 月 1 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2%,债券面值 1000 元,企业按 1050 元的价格购入 80 张,另支付有关税费 400 元(因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 Y企业按年计算利息,Y 企业计提利息并分别按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摊销溢价的会计处理如下: (1)投资时: 初始投资成本(80×1050)84000 减:债券面值(80×1000)80000 债券溢价 4000 (2)购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80000 ——债券投资(溢价)4000 投资收益——长期债券费用摊销 400 贷:银行存款 84400 (3)年度终了计算利息并摊销溢价: ①按实际利率法计算: 实际利率法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如为分期收取利息,到期一次收回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的,应当根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去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并采纳“插入法”计算得出。 根据上述公式,先按 10%的利率测试: 80000×0.620921+9600×3.790787=86065>84000(注 1) (注 1:0.620921 是根据“期终 1 元的现值表”查得的 5 年后收取的 1 元按 10%利率贴现的贴现值;3.790787 是根据“年金 1 元的现值表”查得的 5 年中每年收取的 1 元按 10%的利率贴现的贴现值。) ③再按 11%的利率测试: 80000×0.593451+9600×3.695897=82957<84000(注 2) (注 2:0.593451 是根据“期终 1 元的现值表”查得的 5 年后收取的 1 元按 11%利率贴现的贴现值;3.695897 是根据“年金 1 元的现值表”查得的 5 年中每年收取的 1 元按 11%的利率贴现的贴现值。) 根据插入法计算实际利率=10%+(11%-10%)×(86065-84000)÷(86065-82957)=10.66% 注: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金额应为 8632 元(80974×10.66%),差额 6 元(8632-8626),这是由于计算时小数点保留位数造成的,在最后一年调整。 各年会计分录如下: 1995 年 12 月 31 日: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债券利息收入 8954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溢价)646 1996 年 12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