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的阅读经历》梁衡

《我的阅读经历》梁衡_第1页
1/22
《我的阅读经历》梁衡_第2页
2/22
《我的阅读经历》梁衡_第3页
3/22
《我的阅读经历》—梁衡一个作家的写作是由两大背景决定的,一是他的生活;二是他的阅读。常常有人问我,你读过些什么书,能不能向年轻人推举一些。我就面有窘色,一时答不上来。一般作家谈阅读时都能很潇洒地说出那些大部头,读过多少外国名著。我却不能就算读过几本,也早已忘掉了。我不是小说作家,是写文章的,正业曾是新闻写作、公文写作,业余是散文写作。这些都强烈地针对现实,不容虚构情节、回避问题,否那么写出的文章就没有人看。所以,从作家角度来说我的阅读是一种另类阅读,是“撒大网、采花蜜〞式的阅读。从一个普通知识分子来说这是人人经历过的最普遍的阅读方式,只不过可能我更认真些并且与写作联系起来。这种方式对学生、记者、公务员和业余写作爱好者可能更适宜一些,我就都曾有过这些身份。下面是我阅读和写作的简要经历。一、关于诗歌的阅读人生不能无诗,童年更不能无诗。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注意对孩子专门的选读和辅导,差一点的也会教一些俚语儿歌。这是一种审美启蒙,情感培育和音乐训练。我大约在小学三年级开场背古诗,中学开场读词。除了语文课本里有限的几首外,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场课外阅读。最早的读本是《千家诗》,后来有各种普与读本《唐诗 100 首》、《宋诗 100 首》与《唐诗选 》、《唐诗三百首》,还有以作家分类的选本如白、杜甫、白居易等。这里顺便说一下,我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中学时正是“文革〞前中国社会相对稳定,重视文化传承的时期,国家组织出版了一大批古典文化普与读物。由最好的文史专家主持编写,价格却十分低廉,如吴唅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几角钱一本;中华书局的《中华活叶文选》,几分钱一。不要小看这些不值钱的小书、单页,文化含金量却很高润物无声,一点一滴给青少年“滴灌〞着传统文化,培育着文化基因。这是我到了后来才回头感知到的。说到阅读,我是吃着普与读物的奶水长大的。和一般小孩子一样,我最先接触的古典诗人是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中总有一些奇绝的句子和意境〔意境这个词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觉得很兴奋,就像读小说读到了武侠。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为迁客去,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并不懂这是浪漫,只觉得美。后来读到白居易《卖炭翁》、《琵琶行》, “浔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又觉得这个好,是在歌唱中讲故事,也不懂这是表达的美,现实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的阅读经历》梁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