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_第1页
1/17
《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_第2页
2/17
《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_第3页
3/17
《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 卢梭是法国18世纪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批判意义,而且对当今教育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爱弥儿》中得到充分而详尽的展现,数十年如一日把日程表安排得像时钟一样规律的康德,唯一一次令他主动打破作息规律、使得柯尼斯堡镇居民以为教堂的钟坏了的,正是《爱弥儿》。《爱弥儿》在蕴含了丰富的公民教育思想的同时,也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家庭教育的图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系列重要指示。因此,在我们日益重视和强调家庭、家教、家风的当下,吸收和借鉴《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的营养,对我们建设和谐家庭、为社会培育合格公民意义重大。 二、我国当今家庭教育现状 (一)重知识教育而轻道德教育 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了孩子将来进入名校,家庭教育中重知识教育而轻品德教育,导致道德教育缺失。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在“知识就是力量”“活到老学到老”的感召下,在不断学习知识才能跟得上时代步伐、不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知识教育的普及。于是家庭教育越来越功利化、工具化和片面化,“唯智化”倾向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氛围中,孩子的内心感受被放到了次要位置,他们是否感受到了真正的欢乐和幸福很少被纳入考虑范围。为了让孩子们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家长们将孩子送入各种补习班,导致很多家长和孩子都身心俱疲。甚至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将“起跑线”不断向前移动,于是抱有功利化目的的“胎教”进入视野。 (二)爱的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中“爱”的教育既包括父母给予孩子无私且有原则的爱,也包括教会孩子如何去爱———爱自己、爱他人,以至达到爱人类共同体的博爱。然而现实情境中,爱的教育两方面的状况都不尽如人意: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增强,界线和原则意识缺乏。与之并行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展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女性走出家庭进入职场,使得父母很难自己有时间来照顾孩子,于是孩子要交托给隔代的长辈或者交由保姆来照顾,严重影响亲子互动。或许出于“弥补”心态,家长会对孩子的诉求越来越宽容,底线越来越低,甚至于最后孩子明显不合理的要求也会去满足,使得“溺爱”深化。与此同时,社会大环境中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爱弥儿》中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