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 教案【核心素养】: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托盘天平操作的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物理的习惯和科学素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和正确使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学方法】:情景创设、问题设疑、分组实验分析与探究【教学用具】:天平与砝码、小瓶、小烧杯〔各 7 个〕、PPT 课件、水、橡皮泥、石块、木块、铜块、铝块假设干、小瓶、烧杯、橡皮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课前登陆优教平台,发送预习任务完本钱节课的预习任务,反应预习情况情景创设问题导入新课探究一、物体和物质二、什么是质量?其符号、课件展示并结合生活中实物进展问题诱思:在这里铁锤和铁钉、桌子和凳子有什么一样和不同?过渡语:在这里我们先来认识两个名词:物体和物质。像铁锤、铁钉、桌子和凳子我们称之为物体;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结合实例,同学们说一下如何理解物体和物质呢?【设计说明: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比直接给出定义更易懂。可能学生会有很多与本节课无关的答案,比如形状、用途等,老师可以适时点拨。】过渡语:我们去超市买米,需要称量有多重,因为我们关怀的是买米的多少,这里称量的实际上也就是米的质量,它与我们生活中比如像衣服的质量含义不同。物理学上的质量是指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自由发言:铁锤和铁钉的异同点:都是由铁构成;含有铁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的异同点:都是由木材构成;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讨论得出物体和物质的不同:物体:有一定形状和体积,占有一定空间:物质:组成物体的原材料没有形状和体积学生沟通阅读课本讨论质量的多层含义:一是指物体品质的优劣;而物理上质量的含义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与其换算关系板书课题:质量问题诱思:关于质量,同学们还想了解哪些问题?比如:同样是称量物体的质量在超市里我们称量物品时,给出的答案是 xx 千克,而在生活中的市集上往往称量的结果告诉我们是 xx斤,这里千克和斤应该都是物体质量的单位,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你还知道质量的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又是怎样的?同学们阅读课本,小组间沟通完成以下问题:课件展示----问题导学什么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