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讨论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形、光、色、声等功能刺激着人们的感官。美术课程的学习需要学习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积极参加,激发内在潜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制造力,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现代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为美术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网络图片、视频动画、制作精良的微课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美术课堂。老师要顺应时代的进展,不断完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汲取最新的教学知识,学习使用新型的教学工具,让信息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要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学前教育;美术课程 在信息化高速进展的今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展,是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教育信息化十年进展规划( 2024-2024)》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凸显。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进展的必由之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教学公平、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教育信息化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不断进展,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模式。“互联网+”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推动了教育理念变革,对我国人才的培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课程 1.美术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是培育幼儿老师的摇篮,担负着促进幼儿教育事业进展的重任。美术是幼儿老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之一,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具有强烈的直观性,需要视觉感官的积极参加。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美术课程教学主要是通过绘画、手工、欣赏三种形式,促进学生审美和技能水平的逐步提高。2.中职生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美术能力差异明显,个性化特征突出。假如老师在教学中一味采纳“一讲一练”的模式,可能会导致成绩较好的学生难以得到更大的提升,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结合分层次教学法、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使各种学习资源能够“课堂用、常常用、普遍用”。这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进展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