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信贷业务转型讨论 当前,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正面临新的挑战。2024 年以来,政策环境出现较大变化,国家严控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政策持续出台,并进一步严格管理金融行业对国有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还款、办贷模式单一等进展弊端逐步显露,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力度的政策导向与中长期信贷业务不平衡不充分的进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进展,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转型已成为全行共识和当务之急。 一、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现状 中长期信贷业务是现阶段农发行服务“三农”最主要的手段。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农发行资产总额 69135.8 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 50400.6 亿元(人行口径),占总资产的 72.9%,而中长期贷款余额为 30510.1 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量的 60.5%,在农发行总资产中占比达到 44.1%。可以说,信贷业务是农发行的主体业务,而其中中长期信贷业务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从支持领域看,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截至2024 年 三 季 度 末 , 农 业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中 长 期 贷 款 余 额25677.74 亿元,占全行中长期贷款余额的 84.16%。而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中又以棚户区改造(占比 44.25%)、城乡一体化建设(占比 23.69%)、农村公路建设(占比 12.04%)等为主。此外,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近年来还扩展到农村集体经济进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经营、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扶贫、农村物流、产业企业科技创新等现代农业领域,但这部分业务在全部中长期信贷业务中的占比为 4.94%。从信贷模式看,当前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存量和增量均高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其中又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农发行采纳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在全部中长期贷款余额中的比重已超过七成。从还款来源看,农发行中长期信贷业务(尤其是基础设施类贷款)主要依靠财政资金,以企业经营性现金流还款的项目占比非常小。 二、中长期信贷业务在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定位 2024 年以来,农发行提出了推动高质量进展,争当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排头兵和主力军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农发行在坚持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前提下,正在加快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中长期信贷业务作为农发行支农报国的主要手段,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