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力资本价值看分配制度改革——兼论动态股权制"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安排罗辉 人力资本理论是二十世纪出现的最重要的经济理论之一。它的出现对于企业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进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技术创新在企业的生存和进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完整的企业资本概念应该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均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和实现企业资本增值的生产要素都应成为企业制度改革特别是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参数。 人力资本及其相关特征 自美国经济学家 T.W.舒尔茨提倡人力资本概念以后,这一概念虽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内外理论界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人力资本被看作是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体力、智力、事业心、创新精神等一切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的总称。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对资本增值或经济增长作出特别贡献的人力因素——主要是知识、技术和信息的作用。当代经济社会进展的实践表明,以知识、技术、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本将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第一要素,而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特别是技术创新者和经营管理者,将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从分配制度改革的角度讲,人力资本下述 4 个方面的特征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1、人力资本与所有者主体的不可分离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明显不同的一个特征,是物质资本可以与其所有者分离,如资金的所有者可以将自己存在银行里的资金拿出来投入到某个企业、而自己却不到这个企业去。但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存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能力等“要素”,尽管企业可以通过借用“外脑”而“被动”地使用这些“要素”,但毕竟它不可能像物质资本那样,与自身分离后“主动"地投入到某个企业、而自己却不到这个企业去。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只有亲自带着自己的人力资本,才能“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投入到某个企业。 2、人力资本价值与岗位价值的必须结合性。俗话说,英雄要有用武之地,其内涵就在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相应的岗位作为载体。作为一个具有较大人力资本的英雄,假如没有用武之地,也就是说没有一个相应的岗位其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是不可能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同一个人在企业不同的岗位,对企业的进展将会作出不同的贡献,也证实了这种必须结合性。 3、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的间接性。这就是说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不是像物质资本制造利息、地租那样直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