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费用分析 期间费用虽然不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但最终还是要以主营业务收入来补偿。上述资料显示:三项费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消耗,其中管理费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消耗程度最大。以最近的 2024 年的数据为例:彩虹股份三项费用合计 13450.39 万元,其中管理费用占三项费用合计的 63.22%;三项费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消耗程度为9.15%,其中管理费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消耗程度为 5.78%。偏转股份三项费用合计 5944.52 万元,其中管理费用占三项费用合计的52.15%;三项费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消耗程度为 8.64%,其中管理费用对主营业务收入的消耗程度为 4.50%。 管理费用在三项费用中占的比重及影响程度之大应该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2001 年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管理费用”主要内容包括:(一)企业管理部门及职工方面的费用: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二)用于企业直接管理之外的费用:董事会费、咨询费、聘请中介机构费、诉讼费、税金、矿产资源补偿费。(三)提供生产技术条件的费用:排污费、绿化费、技术转让费、讨论与开发费用、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四)购销业务的应酬费:业务招待费。(五)损失或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盘亏和盘盈。(六)其他管理费用: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项之内又应列入管理费用的费用。 纵观会计制度中关于企业管理费用所包括的内容,确实庞杂。笔者认为,管理费用中诸如上述第(二)、(三)、(五)等部分及(一)中的有些项目,似应属于“间接费用”,而公司经费、业务招待费等项目,却应是“直接费用”。将管理费用细化分解为两块,更便于管理和控制。直接费用如职工工资及福利费、办公、差旅、会议、交通、招待等等费用,带有较大的“主动性”,应划为可控费用,制定标准,强化管理;而间接费用如教育、保险、折旧、摊销、损失等费用以及税金、各项准备金等,则是难以标准化的,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只能顺其自然或尽力而为之。 管理创新和强化监督,针对可控性费用,提出以下措施,以降低管理费用: 1、控制人员数量,建立多职能联合工作小组。在管理部门,最大的费用发生在于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下。20 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构筑网络化的管理机构,打破部门限制成为降低管理费用,同时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一项需要多部门联合处理的业务,快速构建多部门、多职能、并经授权的联合工作小组,对于信息传递加速和解决方案出台,具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