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当我十四五岁刚开始负重训练的时候,我向健身房里每一个大块头问了同一个问题:“你这么壮是怎么练出来的?”每个人给我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人告诉我要想变壮一定要用大重量。还有一些人则告诉我,要想真正刺激肌肉生长和变大就要用高次数。假如我问上十名壮汉,那么我可能会得到将近十个独一无二的答案。彼时彼地,我意识到,关于健美和练块并没有一套科学和标准。怎么会这样?所有这些大块头都在使用自己独特的技巧。不过,我还是能够从中借鉴和保留一些我觉得好的技巧,摒弃一些我觉得不好的东西。对那时的我来说,好的技巧就是我觉得合理的,不好的就是那些说不通的,于是我就把它们从我的训练计划中剔除了。对于饮食和营养也是如此。每个人告诉我的都不一样。越聊越让我困惑!当然了,你也许猜到我是怎么做的了。我采纳了我遇到的肌肉线条最清楚、脂肪最少的那个家伙的饮食技巧。不过可惜的是,现在回想起来,他的饮食计划更有利于保持体型,而不利于增肌。从 15 岁到 17 岁,我每天尽可能努力地训练,直到精疲力竭。大多数情况下每天的训练都长达 2 小时。假如某一天确实觉得太累了,我会跳过一天,然后转天回来更卖力地训练。在 17 岁那年,我又遇到了一位名叫鲍勃·格鲁斯金(Bob Gruskin)的朋友。他的思想和训练理念对我来说是革命性的。他教会了我至今仍在使用的真正的基础。他把我带到了健身房,成了我的第一位教练。他向我展示了要想增肌和减脂应该怎么烹饪,怎么吃,最重要的是,他教会了我最为宝贵的两课。那就是:第一,竞赛的获胜者通常是那些最投入、最努力的训练者;第二,获胜者必须要聪慧,并且要密切监控自己的训练和营养。在这期间我常常翻阅健美杂志,从那些健美明星的照片中获得鼓舞,但我极少去阅读任何一个健美冠军的训练文章。我尽量克制自己不去这么做,因为我听说这类文章大多数都是别人代写的,所以很多训练计划都是不准确的。而且,在此前我就已经了解到了健美的不确定性有多大。我给你举个例子。在 17岁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训练的努力程度不比任何人差。毕竟,我的训练通常从下午 3 点持续到 5 点,有时还会延长到 6 点。假如我是个健美冠军,有杂志采访我的话,我会向编辑述说甚至是吹嘘我的训练有多么多么的艰苦和苛刻。我还会透露一些我使用的技巧。而当我去纽约访问鲍勃·格鲁斯金时,他每次训练我的时间不超过 40 分钟,然而训练之后的痛苦却让人难以置信。我们采纳比平常更大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