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老师培育学习型家长案例分析 【摘要】目前农村现代化教育的改革与进展,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很多家长没有接受过培训教育,需要学校老师的沟通与引导。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通过实践案例展开分析,提出了培育学习型家长的几点建议,值得借鉴。 【关键词】农村教育;学习型家长;案例剖析;建议 人们总是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教育方面,家长的言传身教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家长缺乏育儿经验,是否应该接受培训?家长教育手段出现偏差,谁来负责监督纠正?问题孩子,多有不够开明和不太懂教育的家长、家庭。孩子的问题往往就是家庭问题、家长问题和教育方法问题。特别是由于农村固有的薄弱传统文化、农村父母受教文化程度不高以及家庭收入不足,生活压力所迫等原因导致农村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具观念有偏差,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过于简单、落后,代托、代管、隔代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成为了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现状。 结合我在农村小学的工作经验,展现两种典型案例。案例一:虽然在农村,但随着农村家庭教育受农村城镇化改革、现代化改革的重要影响,大多数家长也更加关注孩子学习成长,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比如,将孩子放于托管班,希望孩子可以在辅导班内好好学习,有所进步,把所有希望都依托到学校和辅导班上,而家长自己却什么都不做,不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不督促、不鼓舞,做甩手掌柜,只一味地仅仅看成绩,导致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概不知,仅仅随大流,跟风为孩子选择了并不适合的课程和方法。案例二:农村家长大多不会正面管教孩子。当老师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家长二话不说当着老师的面将孩子打一顿,既没有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也不会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孩子。特别是与孩子沟通时,习惯于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呵斥式的,而不是走进孩子的心理世界,提供温暖的情感支撑,共同查找原因,避开下一次失败。两种家长虽都对孩子寄予厚望,但因方法不对,走了弯路。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就是家长缺乏专业化、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经验。所以,老师必须承担培训班学习型家长的任务。结合我在农村工作的一些经验,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利用家长学校平台集体学习,学习内容定制化 教育部门培育专门讨论家庭教育先进方法的团队来学校指导或各学校派老师去学习,回来后组织家长每周固定时间来学校集体学习,来改变农村消息闭塞、方法落后的的局面,为农村家庭教育引进一条有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