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沼气建设讨论论文 摘要:2024 年中央 1 号文件《关于积极进展现在农业,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的投入,支持有条件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动人畜粪便、农村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在这一文件基础上,介绍德国先进的沼气能源的生产利用,分析了淮安市沼气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淮安新农村沼气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沼气;新农村;能源 1 德国沼气技术现状 1.1 总体情况 到 2024 年,德国沼气农场数量从 1992 年的 100 多个增加到了 2500 多个,自 1997 年 12 月,在日本召开《京都议定书》后,德国作为发达工业国家,被要求要进行 CO2 的消减计划,因此沼气工程的增长程度迅速加快。并且随着沼气技术的改进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推行,仅在 5 年中沼气相关公司的数目就增加了 3 倍。 1.2 工艺简介 近几年来,德国的农场沼气工程普遍采纳“沼气发电、余热升温、中温发酵、免储气柜、自动控制、加氧脱硫、沼液施肥”的模式,以大型的发酵装置地上 USR 工艺为主,中小型牧场地下池的完全混合式为辅。 德国沼气发电的基本工艺过程是:原料——发酵——储存——发电——厌氧发酵后处理。 1.3 主要原料 发酵原料主要是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一些青贮饲草,餐饮企业的有机污水,生活农副产品加工的剩余废弃物,以及残余粮食等。 德国农场大都养殖奶牛和猪,禽类和其他种类很少,为大力进展沼气发电开发利用新能源,其很大一部分耕地被用来种植能源植物,包括油料、淀粉、糖类和木质素类植物等具有高利用价值的农作物和一些速生类树。 1.4 设备设施 基本采纳三种材料作为发酵池的材料,即钢筋混凝土、专用设备材料组成金属罐体及组合式的钢板,后两者是金属材料为主,发酵池采纳金属制作,既可以节约材料,又有质量保证,并且便于拆装修改。 德国农场主都采纳可供生产电力和热能的所谓“集团热电装置”,由一个燃油机驱动的发电机组生产电,产生的余热用于供暖,发电机组所产生余热通过热交换管对沼气工程进行升温,一般在40℃左右,即使在冬季-30℃——20℃的情况下,发酵料液也能达到35℃以上。在此温度基础上,发酵料液不结块,脱硫后沼气直接发电,无需储气装置亦不封顶,系统装置都自动控制,整个过程不仅省时省力还省钱,冬天无需再建设专门的供暖系统,不同设置专门的储气设施,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