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序号实验名称视频教学分析实验时间2011 年 12 月 5 日实验室东区 1 栋 325 宿舍1.实验目的(1)、根据视频对容选取和采样(2)、对此进行 Flanders 分析、计算信息熵、画类别频度图互动曲线和迁移矩阵(3)对此进行 S-T 分析、画出 S-T 曲线、画出 Rt-Ch 图(4)、分析其教学模式(5)、小组讨论其分类系统2. 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实验实验原理:教学过程是一种老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它是一种在时间轴上展开和变化的过程。教学分析方法应基于教学过程的这种特点,有效的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一定的信息,并将这种信息用于评价教学过程、完善教学过程。试验流程图:整体计划 小组讨论,制定出初步计划。观看视频认真观看教学视频,根据视频对容选取和采样分配任务根据采样容,进行分工处理,画出相应图表。图表分析 根据画出的图表,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填写试验报告 根据上述分析,做出实验报告。3.实验设备与材料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视频、笔、excel 软件、笔记本。4.实验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步骤:(1)、经过小组讨论,制定出此次教学分析的计划。(2)、根据计划,全体成员观看视频并进行采样,每 10 秒采样一次,采样完后,把每个人的采样结果进行对比,使其尽量无误,有偏差较大的,重新观看视频进行采样。(3)、把最后的采样结果分发给每一个人,进行分工(分为两组,一组进行是序列分析,另外一组进行 S-T 分析),并计算相应数据,做出相应图表。(4)、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把结果进行汇总分析,进行总结。(5)、根据上述所做的容,完成实验报告单。注意事项:(1)、分工一定要明确,具体到每一个。(2)、进行采样时不能分段采样。(3)、采样数据要精确完整。5.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参照法、对比法、计算法、图表法。6.参考文献 [1]傅德荣,章慧敏,《教育信息处理》,,师大学。二.实验报告1、实验现象与结果采样之后,分类分析的数据结构为:8 分 45 秒——13 分 45 秒每格代表 10 秒, 代表被记录的行为。时间老师学生0 5 10 15 20 25 3013 分 45 秒——18 分 45 秒每格代表 10 秒, 代表被记录的行为。时间老师学生0 5 10 15 20 25 3018 分 45 秒——23 分 45 秒每格代表 10 秒, 代表被记录的行为。时间老师学生0 5 10 15 20 25 3023 分 45 秒——28 分 4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