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布物流业振兴方案 将成为支柱产业昨日,市商务委对外公布了《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物流产业明年成为北京市支柱产业的进展目标。2024 年全市物流总额超 7 万亿根据《实施方案》中确定的物流业进展目标,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到 2024 年要突破 7 万亿元;其中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要达到12%左右,物流业产值到 2024 年突破 600 亿元,使其成为本市的支柱产业。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都市型现代物流体系,市政府将加快以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房山良乡、平谷马坊和大兴京南五大物流基地为重点的物流设施建设。提升五大物流基地功能为达到物流业的进展目标,本市将重点做好提升物流基地功能、引进和培育品牌企业、推动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联动等 6 项主要工作。其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基地功能,是启动进展规划的首项工作。根据《实施方案》的规划,市政府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带动社会投资等方式,继续推动物流基地道路改造、市政管线、场地平整、配套设施等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物流基地道路改造、市政管线、场地平整、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在五大物流基地的进展中,要强化各自的特色功能。比如,天竺综合保税区要充分发挥其政策功能,吸引跨国公司国际分拨中心入驻;顺义空港物流基地要重点进展体现首都特色和优势的航空物流产业;通州马驹桥物流基地要为实现朝阳口岸功能平移制造条件。通过完善物流基地设施及功能,北京力争近 3 年内五大物流基地物流业务营业收入总额年均递增 30%以上,到 2024 年达到 500 亿元。扶持优势物流企业根据市商务委的统计,2024 年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前 4 名总部均设在北京,前 50 名中有 10 家总部设在北京。在此基础上,本市要加快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有实力的内资民营物流企业在本市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以加快引进品牌企业落户。根据《实施方案》的规划,力争在 3 年内引进 8-10 家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落户北京,引进 15-20 家国内百强物流企业进京,以促进物流总部经济的进展。同时,本市还会重点培育一批品牌物流企业。到 2024 年,重点培育年营业收入百亿元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 3-5 家;培育年营业收入超 5 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5-10 家;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食品、烟草、汽车等专业化物流企业 10-15 家。推动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作为提升物流业的社会化程度,更好地发挥物流业对工商企业的推动作用,本市把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