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整理.附件 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合并症致残率、致死率高。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国家和患者的疾病负担。一、我国高血压的现状(一)患病率。200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 18 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根据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趋势,2012 年我国 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约为 24%。据此估算,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 2.7 亿人(包括患病但没有就诊的患者)。(二)发病率。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尚无权威数据,根据国内不同队列研究的数据推算,我国 40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年发病率约为 3%,每年新发患者至少 1800 万。(三)高血压患者情况。据估算,现患高血压患者中接受治疗的约为 1.2 亿,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患者约为 8600 万人。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适合分级诊疗基层管理的患者约占 60%。.专业.整理.二、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一)目标。充分发挥团队服务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和规范治疗,使患者血压达到控制目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二)路径(如下图)。(三)双向转诊标准。1.上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标准。(1)社区初诊的高血压患者,如有以下情况之一:多次测量血压水平达三级需要进一步评估治疗;合并靶器官损害需要进一步评估治疗;高血压急症;怀疑继发性高血压;妊娠和哺乳期妇女。(2)在社区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如有以下情况之一:采用 2 种以上降压药物规律治疗,血压仍然不达标;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血压波动较大,临床处理有困难;随访过程中出现新的严重临床疾.专业.整理.病或原有疾病加重;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高血压伴有多重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而处理困难。2. 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病情稳定的患者。三、高血压患者的筛查、诊断与评估(一)高血压筛查。1.定期筛查:健康成人定期测量血压,每 2 年至少测1 次。2.机会性筛查:健康体检、家庭自测血压、公共场所测量血压等偶然发现血压升高者;在单位医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