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验课程改革论文 1 国内外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在发达国家大学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其教学效果高度依赖于老师和学生较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单独依赖老师,势必造成学生学习动机水平的下降,假如纯粹依赖学生的自主,而老师在偷懒或“功能缺位”,也会造成学生盲目摸索,浪费宝贵时间,难以达到效果。另外,国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成败高度依赖于学校建立比较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通过这种评价机制来调动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为老师和学生的辛勤付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内的各大高校也纷纷提高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并积极开展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目的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对综合型,高素养人才的需求。 2 在大学实验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1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老师是实验教学的主导。我国的实验教学,大多仍然停留在老师讲述并演示,同学进行重复的实验教学阶段,这种方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制造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可以在充分借鉴国外相关专业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是实验前预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预习注意事项及相关资料放在学生 QQ 群,方便学生提前学习实验内容。第二,是实验过程中,鼓舞学生多提问,用提问方式代替传统的讲授演示方式,提问可以首先提问关于实验相应的理论知识部分。然后关于学生预习情况的考察,最后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形成一定的结论后再对老师进行提问,师生双方在问与答之间完成知识的传递。第三,是实验后的报告完成。以往的实验报告,每名同学仅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各个同学的实验内容相同,实验报告相似,该项目拟采纳分组负责制,每个小组成员分别选定多影响因素实验中的一种因素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需要整个小组的同学互相配合,实验结果共享,共同分析,这不仅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更有助于培育学生科学讨论的思维。 2.2 改革实验评价方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往的实验评价方式单一,仅仅根据实验报告给出学生的实验成绩。而且由于实验内容相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另外,实验报告为课后完成,难免学生之间存在互相参考的现象,致使实验报告雷同,评价结果难于反应学生的实验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将学生实验结果的评价分为三部分:实验动手能力占 40%,实验报告占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