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理圣源寺历史文化及保护研究

大理圣源寺历史文化及保护研究_第1页
1/23
大理圣源寺历史文化及保护研究_第2页
2/23
大理圣源寺历史文化及保护研究_第3页
3/23
大理圣源寺历史文化及保护讨论 大理圣源寺又名“圣元寺”,是大理地区早期佛教寺院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号称“佛都”,有“大理第一寺”的美称。圣源寺(东经100°06′,北纬25°50′,海拔2028m)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北20km,喜洲镇庆洞村西,苍山五台峰东麓。现存寺院为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重修,整座建筑坐西朝东,按中轴线布局,自山门进入依次为过厅、南北厢房和大殿。大理市人民政府1985年公布其为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源寺因曾经保存《白国因由》一书的雕版,以及正殿格子门上以观音十八化为题材的精致浮雕而远近闻名。现今,殿廊左右墙壁上还留有清光绪年间手书《白国因由》和《阿育王传》的墨迹。然而,现存圣源寺受自然灾害和人为损毁严重,亟待保护。 一、圣源寺溯源 圣源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曾有“殿阁庵堂数十所”[1]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群。唐贞观年间,观音大士在此显圣,助南诏蒙氏建国,于是蒙氏重修圣源寺。至宋朝,真宗年间,大理国段氏重修;炎宗①年间,平国公高顺贞复建。元朝,元帅杨智重修。迨明时,杨黼、李元阳等都曾对圣源寺重修、扩建。明末水患曾严重毁坏了寺院,以致偌大的圣源寺只剩下前殿后塔昭示古迹,直到明末,才有鸡足山圣峰寺和雅禅师之徒彻空和尚成为圣源寺住持,修复寺院。清康熙年间,住持中也大师带领大龄、惺机、含弘、阔周等弟子在殿后开辟新址,又“改创堂殿,左为楼,右为禅室,右辟一所,改钟楼为观音阁,左右禅室称之,前建三教殿……(中略)为祠坛三楹于殿阁之间”[1]。中也大师圆寂后,大龄等弟子“庚午冬建过道,壬申年盖大门”[1],此举是对圣源寺的大规模恢复、改建,整个寺院也由原来的坐北朝南改为坐西朝东。七年后(即1706年),住持寂裕将中的观音十八化部分内容刊刻于大殿隔扇门上。其后,咸丰丙辰(1856年)、同治庚午(1870年),圣源寺两度遭遇兵燹,“千百年古迹竟成焦土”[2]。光绪壬午(1882年)后又经十余年,终将寺院修复,形成圣源寺如今的格局形式。民国时期,对圣源寺的修复工程主要有两次,分别于民国七年(1918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留下《重塑圣源圣像并修殿阁廊庑募引》和《重修圣源寺记》两通碑刻。文化大革命时期,圣源寺曾遭到严重损毁,寺内供奉的佛像皆被破坏,大殿隔扇门上所雕刻的《白国因由》也被刮掉,现在只能依稀看到一些模糊的轮廓,唯殿廊顶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大理圣源寺历史文化及保护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