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报告根据县教科所有关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通知的要求,学校领导班子仔细分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校本教研情况分析 1、从管理层面来讲目的不明确,作用不清楚是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产生其他问题的根源。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进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围,以学校老师为讨论主体,通过一定的讨论程序和方法总结提炼出讨论成果,再将成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学校教学,促进老师专业水平提升和学校进展的教学讨论活动。所以首先应该让老师明确讨论什么,怎么讨论,学校应该拿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是可行性的方案,计划。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方案和计划。 2、从老师层面来看讨论水平有待于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 职业倦怠,有的老师有一定的讨论能力,但是不同意讨论。要真正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的问题,需要下一番功夫。发现问题绕道走,轻松一会是一会。⑵ 有的老师想讨论,但由于水平有限,讨论不出成果。⑶ 老师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较差,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校本教研不仅仅是坐下来开教研会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中老师共同互相探讨,资源共享。所以说没有一个好的团队,不能够很好的合作,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3、从讨论层面来看 讨论对象不确定,讨论程序杂乱无章 今日想讨论这个,明天又讨论那个;头绪不清,程序混乱、措施不具体,对存在的问题搞到茫然,讨论方法旧,究方式单一。 [对策一]:在选择讨论对象时,一定要体现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真谛,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确定的问题确是老师在教学中生成的,而不是外来的;要体现客观性,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而确立。因此,在确定讨论对象时,要让全体老师共同参加,首先要让老师进行搜集、整理,在听取老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进行筛选、甄别,最后再确定要解决的问题与对象。确立的讨论项目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 [对策二]:开展校本教研到底要遵循哪些程序呢?我认为这几个环节是必须到位的。 首先要选择确定讨论的对象。只有明确的讨论对象,活动才有的放矢。因此,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第一道程序应该是动员全体老师搜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学校(或教研组)再进行梳理,选择确定要讨论的项目、对象。 其次拟订实施方案。对象确定之后,如何开展讨论要一套周密地、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它是开展校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