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疾病诊疗 —、心脏骤停 指突然发生的生心脏有效排血量为零的状态,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正重创伤等患者。 诊断依据: 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 大动脉脉搏消逝。 呼吸停止。 心电图表现 VF、VT 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 救治原则: 一、心室颤抖 1.室颤持续则连续三次电击:能量递增为 200、200~300、360J,其间电极板不离开皮肤。若电击后 心电图出现有组织电活动或呈直线则不必再电击。 2 .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3.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4.标准胸外按压。 5.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lmg/次,每 3~5 分钟 l 次。 6.持续心电监护 7.可酌情应用胺碘酮 150~300mg、利多卡因 1.0~1.5mg/kg、硫酸镁 1~2g。电击、给药、按压循环进行。 二、无脉搏电活动(PEA)和心脏停搏 1.开放气道或气管插管。 2.便携式呼吸器人工呼吸。 3.标准胸外按压。 4.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1mg/次或静脉注射阿托品 lmg。 5.持续心电监测。 注意点: 每次给药后静脉注射 0.9%盐水 20m1,抬高注射肢体 20°~30°数秒钟,以加快药物到达中心循环,并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可以气管给药,剂量加倍,用 10ml 生理盐水稀释后注人气管,然后立即用力挤压气囊 3 至 5 次。 无电除颤器时,立即在心前区叩击复律,并随即开始心脏按压。 转送注意事项: 1.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 30 分钟应立即转运。 2.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3.与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 yzszgr 2024-12-17 05:55 二、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依据: 1.大多有心绞痛病史。 2.剧烈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半小时,含服硝酸甘油片不缓解。 3.心电图表现为相对应导联高尖 T 波、ST 段抬高、T 波倒置与病理性 Q 波。 救治原则: 1.吸氧。 2.生命体征监测(心电、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 3.开通静脉通道。 4.无低血压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 15μg/分钟。 5.硫酸吗啡 3~5mg 肌肉注射或加人到 25%GS20m1 缓慢静脉注射或地西泮5~10mg 静脉注射。注意吗啡的毒副作用。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时给予相应救治。 6.嚼服阿司匹林 150mg。 转送注意事项: 1.与时处理致命性心律失常。 2.持续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测。 3.向接收医院预报 yzszgr 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