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东连山瑶族民居

广东连山瑶族民居_第1页
1/5
广东连山瑶族民居_第2页
2/5
广东连山瑶族民居_第3页
3/5
广东连山瑶族民居 字体 [大] [中] [小](一)概述连山壮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部的南岭山区,萌诸岭 (五岭之一)山脉曲折于县境,县内多崇山峻岭,地势十分险要。在我国古代南北文化沟通的历史上,连山毗邻湘、桂,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连山古代多古道关隘,扼南北文化沟通之要冲,如经“灵渠” 和 “临贺古道”南来的北方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等),连山是南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连山很早即已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属楚之荆州,秦时隶属于长沙郡,汉时属桂阳郡。连山盘县始建于梁天监五年,距今有一千四百余年,称广德县。隋文帝仁寿元年初用 “连山” 县名,是时属熙平郡辖。民国元年改为连山县。1927 年,连山县所辖大部分瑶区划出,与连县、阳山等县瑶区合并另设 “化瑶局” 统辖, 1946 年,在原 “化瑶局” 的基础上,设立连南县,且原连山县仍然保留。(二)瑶族居住连山瑶族居住分散,与壮、汉族毗邻,杂居者甚少。由于地形陡峻,所以过山瑶一般都以三五户为一村,以七八户为一寨。有的村寨虽然也号称二十余户,但实际上仍是东一家、西一户地分散在附近的各个山间或溪旁,不像壮、汉族村寨那样集中地连成一片。但八排瑶居住比过山瑶稳定,而且各村的户数也较多。1996 年 6 月 4 日笔者到广东连山县三水乡三亩田村山子冲及庙冲源两个居民组进行调研,当地瑶民属 “过山瑶” ,主要姓氏为赵、盘 、冯等。过山瑶选择建村的地方很讲究,重风水、背山面水、避风向阳。一般有三个自然条件,即要选择近田地和柴源、水源好的地方。其一,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山区居住不能密集,人口与土地面积和山林要相适应,不然就无法生存和进展。其二,瑶族人民认识到,柴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柴不仅是解决人们的日常烧水、做饭问题,而且冬季还要燃火取暖,所以建房要选择柴源茂盛之地。其三,瑶族十分注意饮水卫生,他们一般不饮村旁的流水或井水,而习惯饮用山上清泉。即把竹子破成两半,疏通相接处,做成竹筒,把山上的清泉引入家中饮用。美其名曰“自来水” 。因此,田地附近和山清水秀的地方,往往便是瑶民选择安家落户之地。村落布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建筑房屋,每户住房垂直等高线,而村落群居布局是平行等高线,便形成了街道。房屋平面基本形式是三间平列式,房间大小和多少都视人口多少而定,一般设有三开间、五开间、六七开间的平房或者楼房 (图 9~图11)。内设住房、客房、厨房、洗澡房等。有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广东连山瑶族民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