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困境分析与出路探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 2000 年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60 岁以上的人口已达 1.5 亿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 10.5%。并且这种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将持续下去,2024 年,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的 13%,2024 年为 16%,2030 年为 21.9%, 2050 年达到26.1%。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均国民收入较高的水平下出现的,并且建立了较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例如日本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人均国民收入己经达到 1689 美元、有较充裕的财力应付老龄化的来临。我国的老龄化是在人均国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 2000年,65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 7%以上,但人均 GDP 却不过 800 美元,这将迫使我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非常重视养老基金的收、缴、增值保值和有效的投资管理问题。 在我国,经过几年的努力,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底子薄、负担重以与当前养老制度中的一些设计的缺陷和管理的弊病,造成基金匮乏,使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在老龄化面前步履艰难。 由于国情的原因造成的隐形成本与由其导致的养老保险改革带来的转制成本和当前养老基金管理落后造成的基金的贬值、挪用、侵吞等现象,使原先就十分紧缺的基金面临更大、更多、更严重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体现在养老基金整个运作当中的每一环节,使老龄化社会对养老金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成为我国养老基金必须面对的难题。对此我们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清醒认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我国基本养老基金收缴的困境与出路 养老基金的收缴是整个养老保险实施的开始,直接决定着基本养老基金是否有良好的资金来源,是我国基本养老基金的两大“瓶颈”之一。现在的收缴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征缴不利,收缴率下降,基金收支难以平衡 近几年,基金收不抵支陷入危机的省市有逐渐绵延和加重的趋势。基金缺口逐年扩大追其原因:一是企业欠缴严重,二是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伴随国有企业职工向非国有企业转移和下岗退休,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巨大压力和缺口。近几年来,我国离退休职工以 200 多万的速度递增,而实际缴费人数占参保人数的比例却逐年降低,实际缴费工资的比例也较低,统筹基金的收入受到很大限制,造成“大斗进,小斗出”的局面,统筹基金的当期收入远赶不上支付需求的增长,一些地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