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趋势与对策分析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走出去’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走出去”,我国已经涌现出来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如中石油、中远、中建、中钢、五矿、海尔、TCL 等。 一、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是经济大潮推动的必定1.1 中国企业“走出去”宏观分析和展望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对外投资企业超过 1 万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值超过1700 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我国境外投资设立企业 445 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6.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12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6%;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 20.1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4%。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迎来了“走出去”的战略机遇期。 由于现在许多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出于恢复经济的目的,许多国家会欢迎外来投资,降低了外来投资的市场准入门槛。事实上,中国企业“走出去”不仅仅是国际化战略,更应当是产业升级战略。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参加国际上的资源开发,为国内的经济进展提供资源保障,如矿产资源的开发和能源领域的开发,可在海外建立资源供应基地;二是开拓国际市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自身产品份额,通过投资活动提高品牌价值,这要求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竞争力;三是到当地进行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比较典型的是向发达国家的投资,主要是向欧盟和日本等对中国有很强贸易壁垒的国家。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此前召开的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工作时特别强调指出,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央企业境外资产规模日益扩大,加强境外产权管理已提上议事日程。同时告诫企业应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和减少各种风险。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重点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二是市场风险增加。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既要鼓舞“走出去”的企业注重风险防范,还要树立信心、着眼长远、适应形势变化、立足自身优势,及时调整进展战略和经营策略。一般认为,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选择时,应充分分析本国的综合优势,并根据产业的进展水平,向与本国产业进展存在梯度的国家进行投资,投资的结果应是使企业在产品的生产上形成新的比较优势,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从投资国的类型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企业的投资应以进展中国家为主。譬如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