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度【调研报告例文】北京社会企业调研报告(范文)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2025 年度【调研报告例文】北京社会企业调研报告(范文推举),供大家参考。 2025 年北京社会企业调研报告 (一) 机构根本状况 1、机构成立时间 图 1:机构创立时间 如图 1 所示,全部机构均成立于 XX 年以后,其中 2 家机构成立于XX-XX 年,8 家机构成立于 XX-XX 年,4 家机构成立于 XX 年及以后。经计算,14 家机构的平均存续时间为 5.43 年。 在欧美等地区,社会企业是在公益组织进展上百年以后才有组织地消逝的。和欧美地区不同,在北京,公益组织在上世纪 90 年月大量消逝,社会企业紧随公益组织在 XX 年以后大量涌现。 2、机构规模 图 2:机构年收入(XX 年) 如图 2 所示,14 家机构中,有 7 家 XX 年收入在 100-200 万(不含100 万)之间,有 4 家在 100 万及以下,1 家在 200-300 万(不含 200万),1 家在 300-400 万(不含 300 万),1 家在 500 万以上。经计算,14家机构 XX 年平均收入为 185.71 万元。 全部受访机构 XX 年收入小于 1000 万,均属小微企业;结合 5.43年的平均存续时间和 185.71 万元的平均年度收入来看,受访机构与商业企业相比,进展速度缓慢。 3、机构注册类型 图 3:机构注册类型 如图 3 所示,14 家机构中有 8 家在工商部门注册(其中 3 家因工作需要,正在申请民政部门注册),1 家在民政部门注册(有工商注册的规划),4 家同时在工商及民政部门注册,1 家未在大陆地区任何部门注册,也在争取民政部门注册。 造成受访机构注册类型多样的缘由,不仅和社会企业的来源有关(如局部机构仅是社会组织的一个部门,局部机构从商业企业转型而来),也和政府相关政策有关(如局部机构原本规划在民政部门注册,但由于政策限制选择工商部门注册,但始终没有放弃申请民政部门注册,有的机构原本选择工商部门注册,为了顺当申请政府资助,又同时选择民政部门注册)。同时选择工商和民政部门注册的机构,根本上还是一对人马两块牌子,其商业局部和社会公益局部独立和协作的有效方法还在探究之中。 4、对社会企业的认知 图 4:是否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并认为自身是社会企业或规划成为社会企业 如图 4 所示,全部机构均表示了解社会企业的概念,认为社会企业是“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并认为自身是社会企业或规划成为社会企业。 经过有关机构多年来的不断努力...